作者:浪潮新消费
来源:浪潮新消费
作者 | 食品板
今天,食品板对中国95家上市企业2022年上半年业绩进行了盘点,并以人民币为单位按营收、净利进行了由高到低排序。下面,我们通过财报数据来看上半年的数据亮点及品类趋势。
表格1
表格2
从附表一来看,69家食企实现营收正增长,占比达71%,显示行业整体具有较强韧性。
其中,14家百亿企业,整体规模超3000亿,伊利、蒙牛、康师傅分别以634.63亿元、477.2亿元、382.17亿元的营收位居前三甲。
值得注意的是,纵观96家上市企业业绩,上榜盘点的企业首尾营收相差超600亿,分化趋势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印证了“二八法则”下,食品行业的集中趋势非常明显。
从附表二来看,47家食企实现净利正增长,占比仅在50%左右。从净利增幅来看,皇氏集团、海欣食品、盐津铺子增幅最大,分别为813.61%、186.56%、164.97%。
值得注意的是,皇氏乳业虽然增幅很大,但仔细研读财报发现,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业绩变脸”。
公开资料显示:“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业务没有直接关系,属于“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收支。也就是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才是乳企真正的业绩。财报显示,皇氏乳业扣非后净利润直接为-972.3万元,同比下滑11.54%。
从规模性企业来看,龙头韧性较强,其中伊利以61.39亿元成为最赚钱的食品企业,同比增长15.23%。
此外,农夫山泉净利46.08亿元,同比增长14.8%,蒙牛乳业净利37.51亿元,同比增长27.32%。
从细分品类来看,上半年企业表现不一。下面,食品板着重对食品、饮料、速冻三个品类进行分析。
饮料品类,受疫情影响软饮料需求整体疲软。宏观来看,饮料市场供需体量受部分地区疫情影响有所下滑,尼尔森市占资料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饮料行业销量同比衰退6.8%,与此同时销售额同比衰退5.5%。
数据可见,上半年饮料消费呈现收缩态势。此外,原材料成本如PET瓶、铝罐等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对利润端形成压制。
食品品类,分化显著,盈利端承压。
部分以线下渠道为主、同期基数较低的休闲零食公司业绩表现展现弹性,甘源食品、盐津铺子、劲仔食品等收入和利润增速较高,净利率同比提升。烘焙类受制于疫情扰动、收入端增速有所放缓,同时成本端压力较大导致盈利承压,下半年需求有望逐步改善。
速冻食品,上半年收入实现双位增长,利润改善显著。其中安井食品、千味央厨上半年分别同比增幅35%、14%,均录得双位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预制菜在上半年表现最佳。从2022年上半年营收数据来看,预制菜相关上市企业安井食品、国联水产、春雪食品、千味央厨、味知香营收均实现增长,其中安井食品涨幅最高,同比增长超过32%。
菜肴制品是安井食品营业收入增长的主力。今年上半年,安井食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约13.8亿元,其中菜肴制品收入同比增加约9亿元,占整体营收增量比重约65%。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提前战略布局的预制菜板块,第二增长曲线初见规模。
净利润方面, A股预制菜企业均实现盈利。
其中国联水产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究其原因,主要与企业聚焦预制菜进行商业模式升级,大力拓展预制菜业务,不断提高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营业收入规模,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有关。
此外,在中报业绩会上,双汇发展管理层也披露了预制菜的产业布局情况,已经形成“预制切割、生制菜肴、熟制菜肴、方便速食、中式熟食”五条餐饮产品线。
双汇发展下一步将围绕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工业布局等方面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
事实上,2020年以来宅经济的流行,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而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升级和冷链配送体系的高效运行进一步助推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