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宇
来源:壹番YIFAN(ID:finance_yifan)
在新消费浪潮中,没有比传统月饼更能一统天下的王者了。
从老字号到新品牌,再到新茶饮、互联网公司,乃至医院食堂和精神病院,不管有没有关系的,都趁着中秋佳节,来蹭了月饼这一波热度,自新消费的跨界营销滥觞以来,在实体行业中,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商品能如月饼这般,成为万物皆可蹭的消费符号。
在这波史上最混乱的月饼大乱斗里,大家以行动表达了对“消费升级”的辩证性理解,绞尽脑汁,花样频出,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创意。
一种是形式大于内容,出圈胜于传承;而另一种则是去繁就简,少即是多。
在近年来新消费文创国潮之风盛行下,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正是各家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这自然少不了国内文创第一IP故宫,今年故宫中秋月饼礼盒,灵感取自乾隆诗句“共欣穹宇中秋月”,将目光望向了宇宙深处,“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神兽环绕明月为主题,以古老东方文化尽显自身气象与格局。
三星堆博物馆也不甘示弱,以自身出土的三千年钱的青铜神树为原型,推出了“祈愿神树”月饼,在礼盒中用3D纸艺打造神树,通过说明书引导大家一步步完成祭月仪式,搭建祭月坛,颇为神奇的,还需要用手电筒激活光效,可谓将仪式感做到了极致。
而甘肃博物馆则抬出了压箱底的八大国宝,包含铜奔马、驿使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鼎形铜行灯、莲花形托盏、涡纹彩陶瓮、反弹琵琶和飞天在内,每个国宝文物都对应了一种口味,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礼盒还用“月之盈亏”来串联文化的时间线,感觉每一口都是文化。
除了最有历史的博古馆,最现代化的互联网大厂也加入了这场文创盛宴。
阿里的“月满心湖”中秋礼盒,就地取材,借用断桥与平湖秋月的意境,在盒顶直接雕刻出断桥造型,一桥将“圆湖”分割两半,盒盖纹理取自非物质文化遗产 " 杭罗 " 五丝罗织造工艺,又拟物出湖面水纹的形状,并将“23”融入其中,寓示阿里23周年生日。
携程的“月光宝盒”中秋礼盒,将年轻人耳熟能详的星爷电影《月光宝盒》中,能穿越时空的法器作为创作灵感,将沙漠、海洋、森林等元素融入其中,这与携程自身的旅游业务也十分贴合,疫情以来,大家更需要能打破时空的阻碍,实现说走就走的自由。
此外,百度的“星辰大海”以露营为主题,网易传媒的“无限之月”呈现了“圆”的多种想象,美团则以“零售+科技”为设计理念,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各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厂商想要更多利润,部分消费者想要送礼更体面,在这两种心理作用下,为了制造出天价月饼,除了在馅肉上下功夫,更多的就是在包装上进行“升级”了,各种昂贵的月饼礼盒层出不穷,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浪费,也违背了如今“双碳”绿色环保的大势所趋。
京东超市联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礼盒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年来,礼盒成为高增长品类。2019-2021年,京东超市礼盒消费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消费额增长近50%。从各类礼盒的销量来看,2021年食品类占近八成,其中,食品饮料占比超过六成,远高于生鲜、酒类等品类。
对于月饼界的过度包装,政府部门也是明令禁止。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提出“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月饼包装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月饼馅料中不得使用鱼翅等野生保护动物食材,倡导不使用燕窝等名贵珍稀食材”等。
虽然依然有很多品牌通过擦边球的方式绕开监管,但还是有部分品牌深谙少即是多的道理,开始在月饼包装上做起了减法。
一种方式是采用特殊材料实现低碳环保,比如京东实用250万个海洋塑料瓶,做成了40余万个中秋定制环保袋;还有腾讯的月饼盒材质来自于甘蔗渣,制作过程无污染,在自然环境中6个月就可自然降解。
另一种方式是减少包装,并尽量实现可循环使用。星巴克今年继续走起了环保路线,星情礼盒进行极简设计,可以DTY,既能定制成相框,也可以作为收纳盒使用,星悦礼盒附送了可以重复使用的随行托特袋。
或者二者结合。比如奈雪与天猫联合推出的团圆环宝盒,使用30%小麦秸秆与20%咖啡渣做成了“可持续月饼盒”,去繁从简,无油墨印刷,还可以作为收纳盒使用。
在绿色环保理念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对奢侈精美的包装脱敏,对实用价值的要求在提升,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消费者更偏好以纸盒和环保塑料包装的月饼礼盒,比例分别为65.0%和61.7%。
在包装上做减法,不仅可以减轻消费者负担,减低环境污染,同时也能树立品牌的良好形象,何乐而不为?让月饼回归最基本的大众商品属性,或许才是对传统中秋佳节最大的尊重。
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家人团聚,吃着最朴素的月饼,一起赏月吟诗,留下了无数千古名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