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中、日、韩、泰等国方便面巨头纷纷调价!

食业家
2022.09.04
疫情减弱、宅经济退温,叠加新兴方便食品的一日千里,消费者不缺选择,留给方便面巨头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食业家(ID:shiyehome)


近日,韩国方便面巨头品牌农心宣布,从9月15日开始,方便面和主要零食产品的出厂价格将平均上调11.3%和5.7%。这是农心继去年8月上调方便面价格、今年3月上调零食价格后,再次涨价。


对于本次涨价的原因,农心方面解释称,今年4月开始的国际争端和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今年第二季度韩国国内合作企业的供货价也随之上涨,生产成本水涨船高。


然而,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方便面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了,而且是全球性的。

01
不断涨价的方便面


辛拉面、金拉面和火鸡拉面分别来自韩国方便面企业农心、不倒翁和三养,三家企业占据着韩国方便面市场近九成的份额。去年8月开始,农心和不倒翁便纷纷宣布提价。


2021年8月1日起,不倒翁宣布金拉面等多个产品上调价格,平均涨幅12%,这是该品牌时隔13年首次涨价。随后,农心宣布辛拉面等多款知名方便面也陆续上调价格约7%,这轮涨价的品牌在韩国占据了超过七成的方便面市场。


即便如此,农心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仍下滑75.4%至43亿韩元,国内业务更是出现24年来的首次亏损。所以,农心再次涨价也在预料之中。


实际上,不只是韩国,据媒体报道,今年初,日本即食食品巨头、有方便面“鼻祖”之称的日清食品宣布,将对旗下大约180种方便面涨价,涨幅最高达到12%。而这一次大范围涨价,主要原因是小麦粉及棕榈油价格上涨及国际物流费用增加,导致生产成本明显上升。


由于原物料成本的持续上涨,方便面行业出现十年来首次联动提价。年初,国内方便面巨头康师傅旗下主要的方便面产品在农历新年后,其出厂价上涨超过10%。

同时,泰国方便面厂家集体要求涨价,并实行了泰国方便面14年来的首次涨价。

02
方便面不香了?


自上世纪90年代风靡国内的方便面用香浓的味道征服了当时人们的胃,绿皮火车上的泡面香就此成为无数人难忘的回忆。


据统计,方便面的高光时刻在2013年。这一年,全球方便面销售1000多亿包,其中中国大陆占了462亿包,也就是说每人每年要吃掉30多包方便面。


但红利期过得非常快,市场很快就恢复了冷漠无情。2016年中国方便面销量下滑6.75%,连续第4年呈现衰退。


作家吴晓波在《一包方便面背后的中国改革》中这样分析方便面危机的原因:消费升级和“农民工红利”的消失。


还有分析师认为,原因是外卖兴起和火车提速,人们有更多方便食品可供选择。


不过,方便面销量在2018年重回400亿包,2019年持续上涨。2020年疫情宅家消费,让方便面消费重回顶峰。市场重回冷静期后,到2021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就衰退了4.0%,销售额则衰退了2.7%。


这说明,方便面赛道已经和从前的增长红利告别了。

03
几家欢喜几家愁


要知道,方便面是具有代表性的平价便民食品,民众对其价格十分敏感,目前国内外的方便面市场均呈现多寡头的竞争格局,任何一家都不敢轻易提升价格。2021年以来,方便面巨头联动提价,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相比之下,国内方便面巨头们的成绩较为“惨淡”。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康师傅方便面收益同比衰退14.67%,净利润下滑39.23%至5.44亿元;统一以方便面为核心的食品业务收益同比减少了近5亿元,净利润出现亏损现象。


再看国外的巨头,创下历史最高业绩的三养食品与时隔24年创下国内部门营业赤字的农心,可以说是悲喜交加。今年二季度,韩国三家方便面企业中,仅有农心出现亏损。


疫情减弱、宅经济退温,叠加新兴方便食品的一日千里,消费者不缺选择,留给方便面巨头的时间不多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食业家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