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嬜宴
来源:36kr
你有为一杯奶茶拼过命吗?
或许你已经对新消费品牌的火热程度了然于心,也见过许多新门店入驻开业当天的盛况。但在南京IFCX负一楼新开的茶颜悦色门店排一次队,可以再次刷新你对排队的认知,重新体会人们对一杯奶茶的热情。
01
品牌“跑马圈地”,新消费赛道再起波澜
8月18日,茶颜悦色开业首日,开业半小时左右就因人流量过大而暂停营业,#南京茶颜悦色#词条登上热搜、警方抽调警力维持秩序、凌晨4点开始排队、黄牛代排200一杯……这些关键词或许可以还原一部分当天现场的火热。
南京茶颜悦色门店排队现场
虎头局渣打饼行开业当天的情况也不遑多让,人均排队一小时起步。据了解,文和友也计划在南京投资5亿,打造一个超级文和友。日前,南京公布了《长乐路132号地块既有建筑更新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该建筑更新改造项目正是南京文和友项目,地处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位于两大景区夫子庙和老门东之间,占地总面积约1.32公顷,其中出让商业用地6618.8平方米。这些新消费品牌的新动向也让近半年来平静的新消费赛道再起波澜。
文和友、茶颜悦色和虎头局渣打饼行都是来自网红城市长沙的代表性品牌,发达的文娱产业和超前的消费意识,让长沙成为新消费势力发展的土壤,接连产生了三顿半、一盏灯、墨茉点心局等网红品牌,也让长沙的对外名片多了一些新的注解。
但疫情的反复、消费文化的萎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客们来到长沙的脚步。2021年上半年,湖南省旅游总收入4592.76亿元,旅游总人次数近3.93亿;今年上半年,湖南全省实现旅游收入2572.09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71亿人次。虽然今年湖南旅游业收入情况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只恢复到2019年的85%。这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无疑加快了品牌向外扩张的步伐。
02
2.0扩张时代,“开疆拓土”的新消费品牌
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长沙的网红品牌开始向外寻求更大的市场。以茶颜悦色为例,自2013年首家门店开业至2020年,茶颜的发展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沙,多年深耕使品牌文化与当地市场深度联结,也让茶颜悦色成为长沙的标杆品牌之一。2020年末,茶颜悦色开始逐渐向长沙以外的周边市场延伸,省外首家门店在武汉开张;今年6月,重庆4家门店同时开业;2个月之后,江浙首店在南京开业;此外,据茶颜悦色品牌公关透露,未来茶颜悦色还考虑在西安、苏州、成都等城市布局。
与茶颜悦色布局武汉、重庆的策略不同,新消费品牌“文和友”则是一路向南,先后落子广州和深圳,准备复制长沙模式,再现超级文和友的神话。全新的商业形态融合了广深两地的特色文化,开业当天均创下了排队上万桌的记录,但火爆现象似乎只是昙花一现,文和友开始在广深两地“水土不服”,陷入了流量困境。
图源:文和友官方微信视频号
今年,两大品牌都开始把目光投向华东区域,着手布局南京市场。此外,虎头局渣打饼行、一盏灯等品牌也接连入驻,来自长沙的新消费符号开始在南京闪烁光彩。
03
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能否托起更多的网红品牌
为何这些品牌会选择南京,除却长沙与南京相似的消费文化,南京人民的消费能力也是新消费品牌盯上这块市场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21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9.41亿元,位居全国第八;人均GDP为17.45万元;人均社零消费8.48万元,超越“北上广”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均消费超过8万元的城市。不仅如此,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南京形成了地跨苏皖两省的庞大都市圈,消费市场可辐射3500万人,每年接待游客近1.5亿人次。
茶颜悦色品牌公关刘巧芳告诉36氪,“南京经济实力强劲,是中国十大消费城市之一,也是包容性强、文化底蕴浓厚的六朝古都,在开业前期,我们从城市文化、城市消费力、商铺地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同时,在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内容质量的基础上,我们也非常愿意结合城市文化,进行深度内容挖掘并推出更多作品,用真诚且敬畏的态度与这座城交流。”
消费品类丰富、从业者众多,独特的城市底蕴和生态造就了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南京大排档、泸溪河、拾叁茶、回味等众多小而美的品牌构成了南京本地的消费图景。
南京消费图景
作为新一线城市,南京经济发展迅速,消费实力有目共睹,但并未形成像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等具有强烈城市印象的头部品牌。以南京的“鸭子”文化为例,虽然“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但南京人总是觉得自己家楼下的那家店最好吃,所以南京也很难出现一个类似“全聚德”这样的品牌。
但缺少头部品牌并非代表赛道不拥挤,本次茶颜悦色进驻,与本地茶饮品牌T-COMMA产生了一些纷争,也让原本平静的赛道重新活泛起来,马伍旺、拾叁茶、雅克雅思、CoCo等茶饮品牌也都各展神通,或推出新品、或差异化营销,来应对本次冲击。
就整个市场而言,“走出去”并非万事大吉,品牌文化与当地风土人情的适配度、产品供应链是否完备、门店扩张是否标准可持续,这些都是扩张的新消费品牌所需考虑的问题。同理,在南京蓬勃的消费力和开放的城市态度之下,新落地的品牌们是否能在开业的喧哗过后,持续拥抱市场,再造新的消费神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