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兼CEO蒯佳祺卸任,京东到家“回归”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2.08.23
作为国内首个发力即时零售业务的第三方平台,达达集团此次换帅意义重大。

文:张思遥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ID:retailobservation)


8月23日,达达集团发布公告称,创始人蒯佳祺卸任董事会主席及CEO职位。原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将升任总裁,全面管理日常运营。出于感谢和尊重,公司不设新CEO。


达达集团董事会席位同时变动,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徐雷、余睿、许冉及张怿已分别辞任公司董事及管理委员会职位。Laura Marie Butler和韩践被任命为公司独立董事。


蒯佳祺卸任之前,达达集团旗下两大主营业务已有最新负责人到任。其中京东到家由李昌明担任总经理。他曾负责过京东旗下“物竞天择”、京喜拼拼等相关项目。达达快送由曾任京东物流首席战略官的傅兵操盘。达达集团方面同时表示,“CTO杨骏、CFO陈兆明均无变动,公司管理层稳定,业务战略既定。”


该轮人事变动,意味着京东全面接管达达集团。


一方面,蒯佳祺作为达达集团创始人,将全面退出业务决策层。有消息称,“蒯佳祺属于主动提出卸任,如果遇到合适项目,不排除做一些投资,关注类似红杉种子基金等创业基金,做创业导师。”


另一方面,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达达快送两大业务板块,也将继续全面承接京东同城零售业务。京东到家则被明确为京东即时零售业务中的重要板块,与京东APP场域内的“小时购”业务同步运营、互相协同。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作为国内首个发力即时零售业务的第三方平台,达达集团此次换帅意义重大。


对蒯佳祺个人来说,退出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阶段性完成了整合京东到家,推动达达集团独立上市的“历史任务”。二是在京东深度整合达达集团后,蒯佳祺的决策自主权会受到一定影响。选择退出是大多数企业创始人被第三方公司控股后的共同选择。


在京东层面,将达达集团深度融入京东零售,也是京东重仓即时零售过程中的重要动作。包括升任何辉剑等高管团队负责相关业务,相当于使此前间接影响的京东到家、达达快送等板块转变为直接管理。据了解,达达集团内部此前曾经历过“双线汇报”的过渡阶段,此次调整之后将形成以何辉剑为主导的管理链路。


接下来,京东到家成为京东同城业务部中的子板块,其战略方向、打法或将与此前作为独立业务运作产生差异。在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先后押注同城零售的背景下,这将成为影响即时零售格局的重要变量。


01

京东到家从独立到融合


京东到家在京东体系内的站位变化,是即时零售业务发展状态的一个缩影。该业务从被京东“外派”给达达集团,再到今天“回归”京东同城业务部,体现出了京东在即时零售赛道的重视程度及打法变化。


2016年,是达达快送与京东到家合并为“新达达”的重要节点。当时京东以京东到家业务、京东集团业务资源输入以及两亿美元现金换取合并后新公司约47.4%的股份,京东自此成为新达达的单一最大股东。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进入新达达董事会。新达达的CEO、CTO不变,分别是蒯佳祺、杨俊,新公司总裁职位由京东到家总裁王志军担任。


如今看来,京东该决定是推动达达快送、京东到家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关键动作。


在此之前,创立于2014年的达达快送承接过鲜花配送、饿了么外卖等业务。订单量增长有限、遭遇蜂鸟配送等饿了么自营业务挤压市场,是当时影响达达快送发展的典型难题。随后于2015年成立的京东到家,在同城配送领域受到美团等平台影响,也面临增长难题。


京东将京东到家业务交给达达团队操盘,做对了两个战略决策。


第一个决策是确立了推动商超零售O2O发展,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战略路线。就当时来看,对标沃尔玛、永辉等主流KA卖场,是京东到家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专注外卖业务时寻求突破的差异化竞争点。当即时零售成为互联网平台押注方向,京东到家此前上线覆盖的百强零售企业也成为其基础能力。


第二个决策是虽然京东当时已持有新达达47.4%股权,但京东并未强势接管达达快送,反而是将京东到家、达达快送业务一并交给蒯佳祺、王志军、杨骏三人负责。新公司也以“达达—京东到家”为对外品牌名。


这一方面给予达达—京东到家团队更多自主权,避免大集团内部孵化附加的掣肘及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京东到家 “不碰货、无自营”的第三方平台身份,也是其说服实体零售企业上线的基础要素。


直到“达达—京东到家”以“达达集团”整合上市,京东对达达集团的控制力才逐步显现。


2021年3月,京东集团公告称将以8亿美元认购达达集团新发行普通股。交易完成后,京东将持有达达集团51%股份,成为控股方。京东官方表示,京东集团全力支持达达集团在本地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领域的发展,达达将战略承接京东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业务。可见在同城即时零售赛道中,达达集团将以旗下京东到家及达达快送业务为载体,担当京东的核心抓手。


上述动作的意义在于,京东此前主要通过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平台来发展即时零售,当时目标是计划以此吸引新增即时零售用户,从而向京东主站引流。现阶段,京东则明确要同时将已有的5.8亿主站活跃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并针对业务层面给出了阶段性具体目标。


两种转化逻辑差异明显,背后透露出京东借此提升消费频次、拓宽消费场景、达成用户融合,最终促成业绩提升的目的。完成了百强零售企业覆盖等动作的达达集团,也需要新的业务抓手来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


而在布局同城零售业务之初,京东也已经着手推动达达集团的业务操盘手更迭。何辉剑之所以升任达达集团总裁,一大原因是在推动达达集团与京东的业务融合中带领团队进一步深化合作。


02

京东的即时零售布局


“达达集团仍然为独立上市企业。公司整体战略和业务方向保持不变,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与达达快送将保持高速发展,达达集团继续全面承接京东同城零售业务。”达达集团表示。


促成上述业务承接并不容易,京东实际上曾做过“业务赛马”等多种尝试。例如京东原推出过“物竞天择”项目。它曾被京东上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希望能联通品牌商、零售商及消费者,为京东完成“1小时生活圈”的同城零售布局。


但自2020年8月以来。“物竞天择”项目少有公开发声及业务进展公布,其原事业部总经理李昌明也被调离至河南负责京喜拼拼业务。有意思的是,李昌明如今已到任京东到家总经理。


可以看出,京东的同城零售构想正逐步落地。相比较“从零开始”再造一个同城零售平台,还要与布局已久的美团、阿里竞争,京东已决定通过股权关系直接切入具备成熟市场基础的达达集团,“收回”京东到家。


核心优势在于,京东到家已经覆盖了所有主流KA商超及大量区域零售企业。这些零售商一方面为平台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资源和下单点位,从而扩大用户规模、增强消费者黏性。另一方面,在与零售企业合作过程中,京东到家也摸索出了一套对接大卖场、社区生鲜、便利店、品类专业店等不同业态的合作模式和解决方案,使双方合作更具科学性。


在此基础上,京东组建了同城业务部,发力基于同城场景下的零售业务,同时拓展到家到店等业务场景。该业务部由达达集团总裁何辉剑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汇报。


京东到家明确为京东即时零售业务中的重要板块,与京东APP场域内的“小时购”业务同步运营、互相协同。


为了推动业务进展,京东也进行了多重资源投入。其中包含在京东首页开辟“附近”入口、打造小时购中心化流量场、进行流量导入;统筹京东资源,协同京东到家、小时购与品牌商深化合作;开放京东仓储供应链等多项具体动作。


对京东来说,发力即时零售业务是其链接线下零售版图的重要一环。在传统电商平台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推动即时零售业务发展有利于京东向高频到家场景渗透,拓展非3C类客群,从而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


而且,达达集团此前布局即时零售赛道时相对独立。其团队在完成了搭建达达快送同城配送体系、全国主流KA接入京东到家平台、海博系统研发上线等动作后,也需要融合更多京东资源,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更重要的是,美团、抖音电商、阿里等其他互联网平台也在瞄准即时零售市场。这一赛道“战况”已然升级。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第三只眼看零售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