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页菌
来源:新国货来电(ID:bjdj890)
今年的618,薇娅、雪梨、李佳琦、罗永浩等头部主播纷纷缺席,似乎没有往常“热闹”。有网友说,没有李佳琦和薇娅的618,都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称其为史上最冷 618。
作为疫情复苏后最重要的促销节点,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平台表现如何?随着超头的离场,平台和品牌又该如何布局?一起来看看。
01
电商新战场,在销售数字之外
在疫情等因素对国内需求造成严重冲击背景下,今年618不仅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更是对消费复苏“成色”的一次检验。大部分平台和商家都将这次 618作为业绩反弹的重要窗口。
为抢夺低购物意愿的消费者们,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们“内卷”冲销量,各自推出新玩法,纷纷鏖战618。
天猫淘宝打出满300元减50元的满减优惠,让利力度空前;京东也将跨店优惠调整为满299元减50元,并拿出了消费券、限时秒杀、大额惊喜券等各种花样。
超强的活动力度下,各平台战绩如何?
6月19日凌晨,京东公布了618总成绩,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3793亿元,涨幅达10.3%,较前四年的32.77%、26.57%、18.7%、43.72%,今年增速是近五年最低。
战报还显示,在618期间,通过京东小时购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0%;京东云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增长了154.5%。

图源网络
而今年天猫罕见地没有举办发布会等媒体活动,同时也未公布战报数据,仅透露了618实现正增长。
但此前天猫公布,今年有超26万个品牌参与天猫618,活动商品超1200万款。大牌美妆、露营装备、数码产品,成为618必买三件套。但不难看出,天猫依旧是国内商家的首选经营阵地。
6月18日,拼多多也发布了618战报,数据显示,拼多多家电、日化、美妆销售均实现翻倍增长。其中,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成为购买家电主力军,订单占比接近50%,而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110%,成为增速最快的地区。
抖音则专注引流和强化用户心智上,似乎不看重业绩。据抖音战报显示618直播总时长达到4045万小时、挂购物车短视频播放量1151亿次,参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59%。

除京东外,各大平台战报不再强调最终数据,数据更加精细化。平台已不再单纯关注销售额的增长,更多关注的是增长质量。
从行业环境来看,如今各大平台的获客成本高涨,电商行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在流量红利见底的环境下,如何抢夺更多的流量,成了电商平台们年年在做,年年更难做的事情。
同时,宏观环境的低迷,首先促使消费端发生了改变。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购物变得更加理性。
02
超头部主播下场,竞争还“卷”吗?
近年来,每逢电商大促,带货主播都是镁光灯下当之无愧的主角。而今年6月以来,正值大促的关键节点,超头部主播却接连走下神坛,迎来“诸神的黄昏”。
辛巴接连“翻车”,薇娅因偷税漏税被封;“抖音一哥”罗永浩正式宣布退居幕后,将抖音账号名改为“交个朋友直播间”;6月3日,李佳琦直播突然中断,截至目前尚未恢复,在淘宝搜索“李佳琦”也无法找到直播入口和相关产品。
种种现象表明,超头部主播格局正逐渐瓦解。
超头部主播的下场,直播电商平台面临重新洗牌。
据星图数据统计,2022年618大促期间全网交易总额为6959亿元,其中直播电商平台表现格外亮眼,618大促期间直播带货总额高达1445亿元。
而受李佳琦等点淘头部主播的影响,直播电商平台618期间销售排名发生变化,点淘不及抖音、快手屈居第三。

图源:星图数据
据星图数据显示,快手平台的主播蛋蛋、小周梦啊,以及抖音平台的广东夫妇带货总额分别以15.96亿元、10.59亿元和4.94亿元位列前三。
然而对比去年双11数据,李佳琦直播间预售销售额106.53亿元,薇娅为82.52亿元,这样的数字显然不够亮眼。
除外,超头主播的集体淡出,带来流量真空的红利期,流量面临重新分配,头部梯队与中腰部和尾部的格局比例进一步优化,这给中腰部或垂类主播、以及品牌自播新的机遇。
东方甄选直播间、新东方老师董宇辉是618最大黑马。
从6月10日起,凭借独特的直播模式,东方甄选迅速出圈,直播间观看人数和销售额暴涨,618期间累计观看人数突破3亿,日均观看千万以上,连续6天日均销售额破千万。而此前其直播间同期在线观看人数仅五六千。
图源网络
此外,店播占比在今年的大促中也有所增长,尤其是成熟品牌。
据淘宝直播此前发布的天猫618开场数据,品牌店铺自播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超100%。截至6月1日上午11点,成交超千万元的店铺直播间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03
直播常态化,大促还有吸引力吗?
“通常直播间的优惠力度会比平台大,我平时在直播间买到的商品已经挺优惠的了,没必要在大促的时候凑热闹。”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意力更聚焦于直播,直播带货模式也成为购物节各家店铺的标配。
一些头部主播凭借多年知识积淀,能够更准确把握产品价值并通过声情并茂的介绍传递给用户,在情景互动和低价刺激中推动用户快速下单。
而对于用户而言,日常可以享受到“购物节”低价优惠,无需再等到618、双11。
过去像618、双11大促数据只有一天,现在延长到近一个月,加上疫情影响,直播购物更加日常化,长时间的直播促销活动能更好满足用户日常需求,与此同时,也让用户对低价的敏感度降低。
随着直播的常态化,消费者对大促变得没那么敏感了,直播带货行业将回归到电商的基本逻辑,尤其要从流量至上,转换到重视留存转化与复购上、从短期收割心态转到长期稳步经营中。
04
直播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直播电商领域的四巨头悉数退场,去年双11预售李佳琦、薇娅直播间一晚上卖200亿的盛况也不再复现。
李佳琦、薇娅起家的过程中,天猫和淘宝是下了大力气的,无论是流量还是资源都非常充分。
但随着李佳琦和薇娅成为超级顶流,大量用户只认李佳琦和薇娅,不认天猫。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平台和商家对主播过于依赖,很多中小主播无活可干。
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今年618超级头部主播的缺席并不是一件坏事,未来竞争将会更加公平,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对直播电商行业来说将会是一个更大的机会。
此外,平台加大了对中小主播和自播的力度扶持。
4月时,淘宝调整更新了《MCN机构管理规范》,选择扶持商家自播和中小主播,提高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效率,调整直播生态,建立健康科学的主播生态结构。

图源:东方甄选官方微博
未来直播方向,也将由个人IP转向“群播”模式,弱化个人IP,愈发重视品牌。
从蜜蜂惊喜社对外亮相,到香菇来了以及近期大火的东方甄选,都是以“多人群播”的架势开播,可以看出直播间开始从2人一主一副,走向“人海战术”的沉浸式直播。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相信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很难再出现下一个 “薇娅”或者“李佳琦”了。
淘宝拼多多失声,京东重回C位,但增速明显放缓,电商行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电商巨头和各大品牌主们都需要重新思考自身价值是什么?
巨头离场流量重新分配,下半场竞争将会如何变化?下个战场双11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