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雨涵
来源:界面新闻
居家办公,边摸鱼边上班的打工人,简直如鱼得水。
这不,刚准备打开抖音浅刷一下就被大数据牢牢捕捉,精准推送了童年怀旧零食大礼包——12种辣条混搭,今日下单当天发货。
越是被不可抗力拘束在家里,就越想念没有疫情的日子。
人啊,岁数大了就爱怀旧,嘴也一样,就想吃点怀旧小零食。
那就不得不说起,放学挤进小卖铺里买辣条,被妈妈发现后一顿臭骂的日子。
01
摸鱼年轻人爱魔芋
曾几何时,辣条是无数小朋友魂牵梦萦的神级美食。那时候校门口的小卖部,都被吵着要买辣条的小朋友围得水泄不通,仿佛任何不开心,都能被一包辣条化解。
“去小卖铺”
“不去”
“请你吃辣条”
“走”
虽然国内做辣条的厂商茫茫多,但最知名的肯定是卫龙。
小编上礼拜被封闭的日子里,每日出门任务必有买卫龙(1/1),卫龙港股IPO之路,也证明了资本市场的“辣条第一股”确实有自己的粉丝群体。
对众多80后、90后来说,辣条都是一道抹不掉的童年记忆。20多年过去,曾经5毛钱一包的辣条如今也身价倍增,市场售价已达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今非昔比的不止辣条价格,还有年轻人的零食偏好:
辣条虽然味道爽辣上头,但它的减脂版平替——魔芋爽,也风头正劲,正在被年轻人收入囊中。
02
魔芋第一股
近日,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致魔芋”)的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若进展顺利,一致魔芋有望成为A股市场“魔芋第一股”。 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公司,曾于2016年11月7日挂牌新三板,目前显示停牌状态。
魔芋又称蒟蒻,是一种生长在山间的天南星科草本植物,本质上仍旧是一种蔬菜。由于含有葡甘聚糖(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合理加工后对高血脂、高血糖、便秘等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
生活中,魔芋的身影挥之不去。比如女孩子常爱吃的蒟蒻果冻、减脂代餐的魔芋面、无负罪感的魔芋蛋糕、就连刚过去不久的端午节必有的粽子,卫龙还出了一款辣条粽子,粽米中加入梅干菜和辣椒,内馅还加入了网红魔芋爽...
在一致魔芋的招股书中,公司产品构成从2018年的魔芋棉和魔芋种等基础产品已向食品、美妆产品的布局应用转变。在美妆产品方面,公司推出了魔芋洗脸扑、蒟蒻面膜和魔芋洁面皂等,在食品端的产品除了常见的魔芋粉丝、魔芋凉粉等,也针对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式茶饮推出了茶饮原料,包括魔芋晶球、蒟蒻QQ球和水晶冻粉等。
03
靠魔芋能赚翻吗?
魔芋,从零食到茶饮、再到美妆,可替代的食品太多了。
不过靠魔芋大火赚成富翁,还有很长时间的孵化。
一致魔芋在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66亿元、3.79亿元、5.01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3851万元、4436万元、5927万元。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但营收结构并未太大变化,其中魔芋粉的营收占比超过8成,而魔芋食品营收占比不到10%。
目前魔芋深加工产品形态也较为有限,多集中应用在食品领域,如代餐粉、魔芋胶、即食食品等,且产品形态多样性不足,同质化严重。在日化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并不多。整体而言,与日本相比也仍有差距,日本作为世界最大的魔芋消费国家,魔芋产品种类约几百种。
04
还得加点火候
魔芋,成为年轻人的零食要多久,或者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食品饮料日化要多久。
魔芋作为食材本身有低热量等特点,但是魔芋深加工品则不一定靠“健康”取胜。
在知乎、小红书等平台上,已有不少关这些产品含有隐形热量高的讨论。比如,基本无味的魔芋往往需要调味料来增味,市面上多数魔芋类食品,多半添加了大量砂糖、油来增加香味及口感,热量自然也高。以某爆款魔芋爽为例,其配料表显示,每100g的钠含量达到1254mg,如果长期毫无节制食用,不仅减不了肥,还可能诱发水肿、高血压等慢性病。
在资本市场上,可能是出于产品有待多元化、产业链拓展不足及消费空间有待释放等原因,并未获得太多青睐。
也许距离魔芋的大火之年,仍需加点火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