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食悟(ID:food-gnosis)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6月1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天承认,直到4月份之前,他都不明白雅培关闭一家婴儿配方奶粉工厂,以及随后的奶粉产品召回行为,会对美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供应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美国“数据汇集”公司对零售商婴幼儿配方奶粉库存的跟踪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的一周,全美婴幼儿配方奶粉缺货率高达43%,比4月份平均值高出约10个百分点,比去年11月份平均值高出32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还在持续恶化,到截至5月22日的一周,奶粉缺货率进一步飙升至70%。
纽约市市长埃里克·亚当斯日前宣布,该市因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短缺进入紧急状态,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哄抬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的行为。亚当斯表示,婴幼儿配方奶粉短缺给当地家庭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焦虑”。纽约市负责卫生和公共服务的副市长安妮·威廉姆斯-艾瑟姆表示:“全国范围内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短缺正在伤害我们这座城市中的父母和家庭。”
面对“奶粉危机”,美国联邦政府应对迟缓。直到5月16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宣布将允许海外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入美国市场。当天,雅培与FDA就重开密歇根州工厂达成初步协议。该公司表示,工厂可以在两周内重开,从重开之日算起,奶粉补充到商店货架上还需6到8周时间。
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美国供应链各环节,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也未幸免,而美国雅培问题奶粉召回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奶粉短缺。去年9月至今年1月,美国先后有4名婴儿因食用疑似受污染奶粉患病,其中两人死亡。FDA随后对涉事奶粉生产商雅培公司展开调查。雅培今年2月宣布召回疑似问题品牌奶粉,并关闭位于密歇根州的一座大型工厂,导致美国奶粉供应紧张。
据统计,一直以来,美国婴幼儿配方奶粉98%都由本土厂商生产,而在美国,婴配粉市场主要由雅培、利洁时(美赞臣)、雀巢(嘉宝)和Perrigo(百利高)四家企业垄断。
其中,雅培、利洁时、雀巢三家公司占据美国95%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而雅培的市场份额则高达42%。
美国农业部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雅培当时的市场份额为43%,该比例在过去十多年都没有明显变化。
报告指出,雅培与美国农业部针对低收入家庭的营养补充计划“WIC”签有独家供应商合同,而全美通过WIC计划销售的婴儿奶粉几乎占到了总销量的一半。至于剩余部分的市场,则由美赞臣和雀巢占据,这两家公司同样加入了“WIC”。
美国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奶粉行业高度垄断是造成此次“奶粉危机”的直接原因。
美国独立撰稿人达科塔·利利认为,高度垄断的奶粉行业是美国“病态”经济体系的缩影。美国非政府组织“食品与水观察”研究主任阿曼达·斯达巴克指出,美国整个食品生产链高度集中,一旦奶粉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链出现任何问题,遭殃的就是普通民众。
公开信息显示,雅培、利洁时、雀巢三家企业控制了美国95%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其中雅培市场份额在40%以上,位于密歇根州的涉事工厂则承担了雅培约一半的美国本土产能。
因此,这种病态的市场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据乳业新媒体领导者食悟的专业研究:自2018年以来,随着配方注册制的推进,中国奶粉市场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虽然远没有达到垄断的地步,但这个趋势值得全行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以往,很多人认为只要中国奶粉市场品牌数量减下来,市场秩序就会得到有效控制,抽检合格率也会上去,整个行业就会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状态。当然,目前中国奶粉行业整体发展质量还是在不断提升,这与过去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不过,随着美国奶粉危机的爆发,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品牌集中度提升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奶粉市场到底需要多少个品牌?乳业新媒体领导者食悟认为:
首先,确保中国宝宝的口粮稳定安全,应该是今后奶粉行业所有政策的出发点和红线。包括美国奶粉危机、俄乌战争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在内的诸多事件都说明了一件事:粮食安全是国家政治经济的重中之重。脱离安全去谈发展,犹如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其次,中国宝宝的奶瓶子应该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当遇到疫情或者其他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需要确保中国宝宝的奶粉生产供应不受到国际因素影响,这就要求夯实本土产能。中国新生儿数量每年都在千万以上,奶粉市场需求很大,需要相当数量的国内本土企业去保障生产供应。
此外,加快婴幼儿配方奶粉核心原辅料国产化,确保国内供应链完善稳定。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都要做到能够自主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近来飞鹤可以自主生产乳铁蛋白,加上此前投产脱盐乳清粉,在婴配粉关键原辅料上,飞鹤正在引领全行业加快国产化。
最后,建议中国奶粉行业监管方向和思路略作调整:不要再纠结中国市场保留几个品牌,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确保中国宝宝口粮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推动奶粉核心原辅料国产化,绝不能让奶粉危机在中国市场上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