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戈壁,探寻一块有机牛肉的漂流

五环外
2022.11.06
一位养牛人的长期主义。

文: 陈梦

来源: 五环外(ID:wuhuanoutside)


在新疆博尔塔拉天山脚下,有郁郁葱葱的8万亩草场,这里是张胜一手搭建的现代牧场。


张胜和员工吃的蔬菜和肉蛋鸡牛都产自牧场内部,而员工宿舍是一栋栋红顶的小别墅。


10月份正值新疆的秋季,正是天阔地广的时节,草木渐黄,成片的牛群在缓缓移动,如同天上的云层一般。


张胜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已经连续在牧场吃住了多年时间。


成为一个创业者,意味着不存在休息日,张胜每天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牧场中度过,即便十年前制定的目标已经达成。


创业初期,张胜只希望能做出一个属于中国的高品质牛肉品牌,如今荒凉戈壁已成丰饶牧场,5000头牛已发展为5万头的规模。


在时髦的投资人看来,这绝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但总有人在祖国遥远的西北为这份事业奉献10年时间。


天山下,风吹起牧草层层波澜,牛儿虽然沉默,养牛的人却有自己的坚守。


01
牧民情怀,就是让更多的中国人吃上好牛肉


2010年是对于张胜来说尤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之前,他也没想过会因为这几场聚餐迎来自己的人生转折点。


那年他在广州进修EMBA,课下闲余时间同学也会时常组织请客吃饭,在当地吃了无数顿人均不低的饭店后,张胜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新疆以外地区的牛肉质量是这样良莠不齐。


一次午餐中同学点了份牛肉,张胜从一开始就觉得口感不对,同学尝了尝说“这牛肉不错啊,不是挺香的吗?”


新疆人对于牛羊肉,总会有些不可逾越的基本底线,张胜当场告诉同学:“你们等着,我给你们提供中国最好的牛肉,到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香。”


从小生长在新疆牧民家庭的张胜,被环境赋予了对牛肉的敏锐品鉴度。每次吃饭都能快速分辨,哪家牛肉质量好、哪家牛肉一般,哪些根本就是合成肉。


要做国内高质量有机牛肉的念头,在这一顿饭的期间被种下萌芽。


非牧民群体对究竟什么是好牛肉的概念很模糊,图为张胜


但彻底投入养殖业做牧场,并不是他头脑一热的产物。


张胜的父亲早期就在新疆老家做过酒业、做过养猪场,生长环境培育的牧民情结让他对养殖业有些天然情怀。张胜工作后,做过几年国际贸易也投过酒精厂,但直到萌生了“让中国更多人都吃上好牛肉”的创业概念后,终于明白这才是真正对他有吸引力的行业。


张胜决定返回故土,在新疆建造自己的理想牧场。


在牧场投入实施前, 他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两年内走访了全国千头以上的养殖牛企业后发现,畜牧业里门道很多,新疆拥有国内特有的地质气候,其他地区的养殖场看过一遍,也并不存在很大的参考性。


当进展陷入僵局时,要做的就是扭转思维视角。既然国内没有参考性,就按地理位置来找参考。


他开始围绕着北纬38°-46°之间找同新疆比较相近的地方,欧洲、北美、澳洲、新西兰,高资源低资源运作的地方都走了个遍。


漫长的国际取经路结束后,张胜总结出想要养出高品质牛肉的诀窍,一级一级的控制细节是一切的核心要点。想要在家乡建造一个循环产业的天然牧场,就离不开地利人和。


好的自然资源像是骨骼、先进的技术像是血液、养牛的人像是大脑和心脏,养成好牛是各种条件的组合。


工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国走访得来的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资源


在当时,张胜的想法相当超前,对牧场最初的设想是种养结合。既然准备种养,基础条件就是要有土地支撑。所以建立牧场的第一步,要从牧民手中签下一些地盘做起。


牧民靠着手里的草场生活,在草场上放养牛羊可以勉强维持自给自足,只是天然条件下草场的状况都相当差,牧民一年到头只能靠上天脸色吃饭。


所以即使签下来,第一步也近似于重新开荒。


张胜想着由他负责改造草场后,产效一定高于天然产能,一年到头也能为牧民增加一些收入。但在那时,牧民大多都理解不了这样的做法,即便草场上没有青草,只有裸露的土地和鹅卵石,人们还是觉得把草场签走似乎就断了一条生路。


从2012年的5月份开始,在草场上一家一户去谈,直到年底才签到15.6家,有一万亩草场作为基础,张胜的养殖大计才刚刚租下地基。


他也知道劝说牧民这件事急不得,跑断腿不如直接让牧民们看到实际收益。


张胜的办法确实可行,不久最初没签约的牧民们就开始后悔,大家在看到切实的年收入后,签草场这件事总算逐渐走向顺利。


草场解决,无极端天气常年微风干燥,肉牛生长的基础就此准备好。


自然资源和水土光照是“地利”,拥有牧民情结的员工是“人和”。


新疆处处都是牧人,天莱的少数民族员工比例达到90%以上,更重要的,大家对于畜牧业都拥有很深的理解。


整个牧场都由张胜全程参与设计和建设


2015年,各个环节的齿轮磨合得恰到好处,起步期逐渐度过,张胜已经做好准备,要在牛肉市场上大展拳脚。


02

“快乐养牛,养快乐牛”


现在回头看,张胜能够成功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全国的牧场比对下来,似乎没人比他更在乎牧场里牛的心理健康。


为建造牧场取经远赴澳洲时期,张胜曾经受过极大触动。


在澳大利亚是张胜第一次接触动物福利概念,他听说的是一个养殖业的经典案例,彼时当地爆发一些国际争端,一个记者在当时的环境下拍过一组屠宰场照片,牛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会十分惊恐,这激起了澳大利亚民众的公共愤怒。


从那便带来了一系列改变:连同待屠宰的动物,也不能被置于痛苦的程序中,除必要不对动物进行隔离、保证干净的环境及饮用水等29项内容。


“国外的动物福利对我影响是很大的,食品安全是从每一个动物的每个生长环节来的,对动物好一点其实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这也是牧民都懂得的道理,无论家里养什么都会想让动物更舒服一点。不是光喂好草料就能把牛养好,动物福利拿到国内或许有些难理解,张胜把概念汉译化,变成一句口号“牛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通常人们对牧场环境的印象都是脏乱,到了张胜以牛为本的建设下,牛的居住环境也很打破常规认知,和想象中臭气熏天的牛圈不同,人在这里至少能够自由呼吸。


在天莱牧场,每头牛无论室内室外都分别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在张胜创立的天莱香牛里,人的心理健康也同牛的=一样重要。


张胜在牧场牛的方面中花了很多心思,同时也在员工福利上下了大功夫。牧场内的第一个建筑不是牛棚,而是员工别墅。


在张胜住办公室的时期,别墅就已经用作特意为员工准备的宿舍,100亩的有机菜地、加上自养的鸡肉鸡蛋足够自给自足。员工们也有属于自己的食材供应链,员工集体在企业内过着一种近代桃花源的生活。


“我想让我们的员工都保持一个开心的状态,快乐地工作在他们自己的岗位上,有了好心情再反馈到动物上。”


连同有机菜地也是超乎自给自足的种植规模


养牛,本质上是个见效非常慢的过程,这个行业拥有相当长的回报周期。


牧区内的营养师陈敬,对这点有最深切的切实体会。


一头牛从喂奶期就由他掌控食谱,6到12个月相当于人的青少年时期,食谱更注重于骨骼发育,12到18个月就更注重肌肉和脂肪的生长。


不同时期对应草饲和谷饲,再适时结合每头牛的情况进行细节调整,才能保证牛长到合适的体重和状态。


一头牛将经历一个长达30个月的成长过程,高品质的牛肉背后就要有相应的时间成本。


“勤观察他们的体重,偶尔也会给营养不太够的开下小灶,我平时就喜欢看他们多吃,会让我特别有成就感,这份工作本身就很有意思。”


牛吃什么对牛肉的口感至关重要,
图为张胜和陈敬交流饲料


快乐,是天莱香牛员工提及工作时频率最高的词。


“快乐养牛,养快乐牛”同张胜所愿,成为已然实现的企业文化,天莱香牛牧场就这样完成了一个良性情绪闭环。


饲料营养的配比只会影响牛的体重,牛的品种才是肉质的关键,就像新疆本地的褐牛不会因为饲料喂得好而变成雪花牛肉。

让更多国人吃上高质量的牛肉是张胜的创业初心,在经过两三年的调研后,选择向国内引进安格斯牛,既然能被评为世界四大肉牛之一,证明安格斯的肉质和口感,都拥有相应的认可度和保障。


在这之前,本地牧民和企业都养了多年的新疆褐牛,相比之下褐牛生长周期较长,出肉率低,而安格斯更易饲养,出肉率高,肉质口感好,褐牛则有独特的牛肉醇香味儿。把安格斯牛和新疆褐牛杂交进行改良,做出新的品种,做出更好吃的牛肉。


聊起养牛,张胜就变得非常健谈


安格斯的引进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新疆已经几十年没有再出现过新牛种,而张胜想要实现牛种的基因优化。


从纤维和肉质上都达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张胜在计划内的未来愿景。企业需要有逐步的发展和规模,同时,张胜也始终想要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以及带动本地畜牧业。


所以除企业内部的努力之外,将牛逐渐发放到牧民家中饲养,是规模扩展中的必经之路。


“一万头两万头,我们自己就能完成,但牛的数量和企业规模是在逐渐拓展的,逐渐发放到牧民家就能达到10万头。”


如今天莱牧场已经如愿走上正轨


张胜是一个十分标准的企业家,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企业将来扩大所作的准备。他十分清楚,企业最终要达成一定的社会效益,自我发展局限性太强,要达成带动一个地方发展的效应。


他有这个能力和机会,让家乡和更多的牧民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03

爱牛爱土地才能养好牛


天莱香牛牧场成立之前,当地牧民靠着未经改造的草场收入是非常低的。


每年只有几万块钱,多数自家养牛的人,并不指望让牛卖钱,牛奶和牛肉就是他们最直接的供给。


出身牧民家庭的玛合帕丽,作为天莱香牛的牧场统计员,拥有最直观的视角。向牧民家发放牛并记录就是她工作中的一部分。定期检查牛的状况,偶尔也会充当下普通话翻译。


成为天莱的签约对象后,最近几年内,牧民每户的年收入平均都在10万以上,家里年轻的子女可以出门再打一份工,这对常年辛苦放牧的本地人来说,收入层面是个非常大改变。


玛合帕丽坦言这份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在多次向牧民家发放牛的过程中,会拥有真的帮助到牧民们的切实喜悦。


“这会让我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在和企业一起成长。”


快乐养牛概念无论长线短线,都在每个员工身上得以实现,图为部分天莱员工在员工宿舍前合影


张胜常说,牧民要爱牛,爱这片土地,才能把牛养好。


天莱牧业从一开始艰难签下来的一万亩牧民草场起步,花费10年时间打造了8万亩地的牧场。3万亩用来有机种植,5万亩用来牛群散放、良种培育、饲料加工...


同时,现在天莱牧场每只牛耳上都有自己的电子芯片。后续也加上电子围栏系统,通过电子系统录入牛的生长记录、防疫记录。


牛耳上的编号相当于每头牛的身份证


十年前,张胜在德国看到的现代化牧场,在中国新疆也会实现。


企业在时间的见证下逐渐增长。2017年全天莱香牛的销售有4个多亿,之后每年都实现了30%左右的增长,22年基本可以到达13亿,明年争取突破20亿的计划目标。


可以看出,从业务规模增长来讲,养牛这个事业前期确实有很长的累积期。


同时,天莱集团实现了,农业、牧业、工业全产业链循环,做到了,种植端、养殖端,加工端,销售端四项国环有机认证,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牛肉独家供应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指定牛肉,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指定牛肉,是2022年冬奥会滑雪运动员新疆集训指定牛肉,也是国内重要活动的特供有机牛肉。


2016年天莱牧业的加工区建立了能屠宰6万头牛的冷鲜肉生产线,这意味着未来还能兼具冷鲜熟食和中央厨房等等的全新餐饮链条。


天莱的冷鲜肉加工车间同牧场又是完全不同的观感


随着线上经济飞速发展,天莱也从精品商超销售扩展到线上布局,目前在京东的天莱香牛自营店,从上线开始就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客户的回购率保持在70%以上。


张胜在企业的发展上,从来都是说一步就办一步的人,在线上销售层面,他对京东也抱了相当大的期望,京东生鲜寻遍全球好物,让每一位消费都能吃出美好生活,两家企业的理念不谋而合,双方开始了一系列深度合作。


今年,天莱将为京东的产品打造一个8000平米的生产加工间,预计明年5月底就可以投产,京东生鲜也成为了天莱除自有平台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同时,今年京东11.11天莱香牛为了京东超市打造专属牧场,10000头优质肉牛专供京东销售。消费者可以直接体验到来自天山脚下的中国第一牧场的有机牛肉。


04

靠敬畏成就一项事业


做成一项事业的核心是什么?


有些人觉得是靠拼劲儿,靠运气,或者是靠时代的红利,但在张胜眼里,做养牛这件事儿最重要的是“敬畏”。


敬畏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个细节处有执拗的坚持,经过这种岁月洗涤下来的人,才能干好这个依靠时间孕育的行业。这是一个赚慢钱的行业,就好像被谷物被牧草被泉水塑造出的牛肉一样,每一寸纹理都是时间的馈赠。


农牧业从来都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自然的产物日复一日的繁殖,育肥,生长,很多优质中国农牧产品在这个漫长的时间轨迹上默默行走,但他们不孤独。


最终,他们都能通过像京东这样的平台,在这个金秋和互联网另一头的我们相见。


虽然可能大多数人没有踏足这片土地,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有机牛肉,会伴着互联网的喧闹,在物流和信息流共同支撑起的链接中送到千万人的餐桌上。


这个金秋的11月属于很多人,也属于敬畏努力和自然的每一个新疆戈壁养牛人。

创博会2024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五环外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