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码农不如种红薯?

字母榜
2022.09.02
当农业有了智慧。

文:彦飞

来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8月24日,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作为上个世纪的“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京瓷和DDI公司,还挽救了日本航空,在全球各地闻名遐迩。


鲜为人知的是,稻盛和夫的岳父禹长春同样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禹长春189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为日韩混血,曾在东京大学农学系就读,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农学家。二战后,他响应召唤回到韩国,几乎以一己之力将韩国落后的农业育种技术提升至世界级水平,从种子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禹长春因此得名“韩国现代农业之父”。


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禹长春虽然比不上稻盛和夫的声名显赫、拥趸万千,但历史贡献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也有位禹长春式的人物,那就是袁隆平。中国人对于农业科技进步的最深刻感知,当属杂交水稻


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不仅产量更高,还具备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等优势。在袁隆平等科学家数十年的努力下,杂交水稻得以广泛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吃得饱”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人和企业参与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逐渐从“吃得饱”演进至“吃得好”。


最近在B站等视频平台上火出圈的“烟薯25”,正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之一。这种红薯甜度很高,尤其适合烘烤食用。一些美食博主将烤好的烟薯25冰镇后发现,其口感接近冰淇淋,堪称售价昂贵的“雪糕刺客”的平替。



烟薯25由山东烟台农科院的辛国胜团队研发。辛国胜和同事们每年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大约1万株甘薯株系,但绝大多数会被淘汰。2012年,他们终于培育出烟薯25这一优良品种。


但在接下来几年里,烟薯25并未大火,仅在山东、河北等地小规模种植。直到2019年,有人发现了这一新品种,并通过拼多多线上销售,日订单量很快上涨至四五千单。全国各地烤红薯爱好者的需求被发掘释放,为烟薯25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条件。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数据,目前烟薯25已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甘薯品牌,在除了黑龙江和西藏之外的各个省份均有种植。不少农户因种植烟薯25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元。


此外,农业科技的进步,还有助于农产品标准化,从而打开电商销售渠道。


大多数农产品产量庞大,却很难实现标准化,关键在于人工鉴定的成本过高,且缺少精确的测量手段。这导致消费者习惯于现场挑拣,对于网购农产品的品质抱有疑虑。


针对这一难题,山东荣成的悦多果业从法国引进了一条全自动果品分选流水线,每一颗苹果在清洗、风干后,都会拍下32张照片,从外观上进行全方位筛选,并通过光谱仪检测糖酸度,最后按照颜色、大小、糖分、瑕疵等分别装箱。


目前,悦多果业的电商渠道主要是拼多多。创始人宋楠表示,苹果分级标准化销售与拼多多的农产品上行模式十分契合。例如,商超品质的水果可以进入“百亿补贴”频道销售;次一档的水果则放在“万人团”、“限时秒杀”等活动中,主打性价比。


除了产品自身的提升,农业科技也在改变农产品销售的本地特性,让各地特产销往全国


以近两年流行的螺蛳粉为例,李子柒等顶流博主的推荐带来庞大需求,广西各地从事生产的商家也在猛增。不过,这种特色食品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尤其是袋装螺蛳粉的包装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导致爆单、发货延迟等问题频频发生。


螺蛳粉初创品牌“螺满地”尝试借助机器人解决自动化难题。他们花费一年时间设计了一套全自动外包装生产线,机器人能够利用摄像头和机械臂抓取配料包,并精准投放在准确位置,从而让工厂日产能翻了一番,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幅加快了发货速度。如今,“螺满地”已成为柳州袋装螺蛳粉的明星品牌,也是拼多多连续多届“年货节”的大单品。


01


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除了改善消费者的餐桌体验外,也在驱动着智慧农业的发展。这些变化往往发生在消费者不易感知的环节,但对于上游农户至关重要。


以农药使用为例,人工喷洒不仅效率低、速度慢、耗水多,还会给农民带来健康风险。联合国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每年全球约20万人死于农药急性中毒,其中很大比例死于直接喷洒造成的中毒。


通过农业无人机喷洒,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目前,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大疆等无人机企业的产品除了供给本土市场外,还在国外打开销路,尤其是农业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大疆此前曾披露,从2019年起,泰国市场出货量翻倍增长,如今已成为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的最大单一海外市场。


再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原先主要用于互联网,如今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其中一些整合方案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


智多莓是一家农业科技创业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团队成员来自中科院、昆明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曾在拼多多第一届农研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在转入公司化运营后,智多莓推出一套草莓AI种植模型,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进行数字化切片,包括温度、湿度、养分、土壤、光照等,由算法判断是否需要干预,为人工管理提供参考。在理想情况下,这套模型能够将草莓亩产量从2吨提升至3.5~4吨,常用工成本下降30%以上。


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多个地方落地。在某大型农场,原本100多个大棚需要7个人负责灌溉;如今引入AI技术后,只需要1个人进行管理。智多莓团队此前表示,以往一个专家只能服务100亩地,但专家加上AI,就能服务1万亩地


像智多莓这样,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智慧农业创业团队正在增多。


“番茄快长”是拼多多去年农研大赛的冠军,该团队设计了一套人机融合智能算法,通过在温室中安装传感器,监测室内气候和植物生长情况,预测和协助规避大部分病害风险,从而提升产量。



不过,番茄快长队长徐丹认为,农业新技术商业化落地十分复杂,农户除了希望利用新技术提升产量,也看重能否打开销路,否则依然不会接受。他表示,团队计划在合作基地进行小范围商业试点,然后再向向全国推广。


一项高价值的农业技术,既要有科技创新性,也要具备快速落地的潜力。这意味着它的学习和应用成本足够低,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和复用性足够强,可以借助规模化迅速摊薄成本,且产品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这也是大多数新型农研企业的发展方向。


以拼多多为例,今年的第三届农研大赛,选手们在集装箱里种植生菜,除了要比拼产量和品质外,还要考量能耗和生长时长,以及是否容易推广。通过调整考核标准,大赛优胜者距离市场和消费者更近,能够以更快速度将成果转化为商品。


02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对于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有着格外清醒的认识和行动。过去三四十年,中国农业科技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上一个十年,智慧农业的推广落地,让农业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回顾了“十三五”期间智慧农业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累计投资建设81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认定210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推广426项农业物联网应用成果和模式等。此外,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相较2015年增长2.8倍。


同时,《规划》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其中“智慧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被列在首位,包括智慧农业技术、产品初步实现产业化应用,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超过8000亿元等。


政策指引的背后,是潜力巨大、尚待挖掘的市场空间。面对智慧农业的蓝海,不少科技公司已经闻风而动。


一些企业聚焦于研发生产新型农业设备。以大疆为例,截至2021年,该公司的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13万台,较一年前增长60%,作业数量和面积均大幅提升。


也有一些企业把重点放在农业科技研发,以及农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化上。例如,拼多多在2021年8月启动“百亿农研”专项,并连续三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同时加大对于农产品运输、物流和仓储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产品上行规模和效率。





企业已经从中获得回报。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份额常年位居第一,估值1600亿元;拼多多在农产品电商领域优势明显,并转化为不断改善的财务表现: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营收3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7.8亿元,同比增长161%,两项增速均超过彭博分析师预期。


除了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智慧农业的更大价值在于,它能够持续吸收和转化最新科技成果,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为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对于各方参与者而言,这既是智慧农业的发展目标,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03


目前,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很快,也面临不少挑战。根据《规划》,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短板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先进适用的信息化产品装备缺乏、既懂三农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较少等。


在上述维度上,国家和各地区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以人才建设为例,今年6月,人社部新增“农业数字化技术员”职业分类,智慧农业从业者的职业路径进一步明晰。


但整体来看,中国智慧农业发展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例如,美国中西部的农业主产区已经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涵盖从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全生产流程,并诞生了许多智慧农业科技公司。相比之下,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


不过,中国发展智慧农业也有独特优势——较为完善的电商和物流基础设施,从而具备了缩短追赶时间,甚至弯道超车的可能。


在美国,农业生产很早就具备了电商要素,但大都集中在B2B环节;农场出产的商品通过电商系统卖给大型商超,再送上终端消费者的餐桌。近年来,尽管也有一些农场开始以B2C模式向周边居民供货,但在整个美国农业电商中的占比很小,覆盖地域也仅限于农场周边。


在这套模型下,智慧农业的推广路径是自上而下、从大到小。一项新技术通常由大型农业公司率先试水,借助自身规模进行市场验证,随后才逐渐覆盖更多中小农场主。


相比之下,国内电商在经过一番探索后,大都把直接连通农产品原产地和消费者餐桌作为主攻方向。尤其在移动电商时代,借助平台算法和运营手段,电商平台能够聚集需求,输出到给不同细分领域,从而产生农产品爆款。在拼多多,这被称作“农地云拼”。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那些采用了新技术的农产品有机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订单,以规模效应拉低单位成本,建立可靠的利润模型。这就让农户不必担心“酒香也怕巷子深”,有更大意愿去尝试新技术,从而加速智慧农业的落地。


同时,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直接与消费者连接,上游生产者将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市场反馈,为产品和经营策略提供指导。农户能够更加清晰和直观地看到,一项新技术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并以此做出取舍,进而倒逼科研人员沿着最可行的路径前进。


国内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技术和渠道的相辅相成。农业技术革新是底层的源动力;而以农产品电商为代表的敏捷触达渠道,让新技术能够迅速得到农户和消费者的检验,为下一步的研发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这也让农业科技与互联网的边界日益模糊。像智多莓这样的农业科技公司,脱胎于互联网公司组织的农研大赛;而拼多多作为电商公司,投入100亿做农研,搭建了一整套农产品上行的运营、仓储和物流设施,并深入上游参与农业生产。


此外,电商平台也在主动推出助农措施。例如,今年第二季度,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产业带和农产区商家,拼多多积极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寻鲜中国好农货”“2022多多新匠造”“超级农货节”等活动,多多买菜也为滞销农产区开辟绿色物流通道,助力中小商家、涉农商家渡过难关。


在经历上一个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智慧农业处于爆发前夜。从技术、产品到人才、渠道,参与者们正在增多,而这条赛道的价值正在加速释放。

创博会2024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字母榜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