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之前不要喝这种饮料,否则你会变穷

果壳
2022.08.09
在购物中,我们还顶着一个旧石器时代的大脑和情感系统。


文:狐少侠

来源:果壳(ID:Guokr42


或许这是你的周末生活:


在一个明媚的周日,约上最好的朋友,找个安静的小店,喝上一杯咖啡。


然后例行逛商场的时候,不知怎么,突然这也想买那也想买,最后回到家里,冷静下来后,开始纳闷怎么会买这么多东西。


不是你的错,而是咖啡的锅。或许就是购物前那一杯小小的咖啡,让你开启了剁手之旅


01

咖啡导致冲动消费


今年6月11日,南佛罗里达大学、巴斯克大学等欧美多家大学的研究者在《市场营销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结论令人惊讶:购物前喝一杯咖啡,会在商场买更多东西,花更多钱



研究者首先开展了一个现场实验。他们在法国的一家超市入口设置了免费发放饮料的茶水站。之后,他们给一半顾客免费送上一杯咖啡;给另一半顾客送上不含咖啡因的饮料


购物结束后,研究者邀请这些收到免费茶水的顾客出示购物小票,并记录下这些消费者的购物数量以及消费总金额。同时,用问卷评估了这些顾客购物时的唤醒度,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有多兴奋。


结果发现,喝了免费咖啡的消费者在购物中买了更多东西,花了更多钱,同时心情也更加兴奋


他们在西班牙的一个超市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只是把不含咖啡因的饮料换成了水,同样发现了咖啡的“促购物效应”,他们还发现,平时咖啡喝得少的人,喝咖啡后买的东西和花的钱都更多,咖啡的“促购物效应”在他们身上更强。


平时这么喝咖啡的人就不怎么受影响 | giphy


另外,喝过咖啡的人对所有产品的购买行为都会上升,这种效应在高享乐产品上更为明显


产品的效用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情绪或感官需要的享乐性,一类是为了满足功利目的的功能性。例如薯片、KTV、游戏充值卡等就是典型的高享乐低功能产品,而卫生纸、U盘、牙膏就是典型的高功能低享乐产品。


没喝咖啡者平均购买了9.06欧元的东西,而喝咖啡者平均购买了18.52欧元的东西,并且购买的高享乐产品数量显著更多。


实验室实验也得出了与现场实验类似的结果


咖啡为什么会让消费数额上升呢?研究者认为这与咖啡提高了个体的唤醒度有关。

喝完咖啡,消费者更加清醒,更加紧张,更加兴奋,这更可能导致冲动消费,购买更多东西,花更多钱,咖啡还会让购物过程更兴奋,购物体验更愉快。


02

购物:一场快乐与痛苦之间的战争


人被唤醒后消费欲望上升,可能和我们大脑做出消费决策的机制有关。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购物是纯粹理性行为,我们分析自己的需求,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看买不买得起,这些考量构成了我们日常的消费活动。


但近些年的神经科学研究则发现,理性消费更像是幻觉,人们是在野性消费,购物其实是几种感觉互相竞争的结果。


当我们看到一个商品时,“快乐的感觉”会说,快下单吧,购买它很快乐;“厌恶的感觉”说,不能买,钱包空了好难受。如果“快乐”战胜了“厌恶”,就会买;如果“厌恶”战胜了“快乐”,就不买。



情绪神经基础领域的先驱布莱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支持了该理论。他们招募了一批被试,模拟购物场景,包括三个环节:观看产品图片,了解产品的价格,决定要不要购买。


在此过程中,克努森等人用功能磁共振仪器扫描被试的大脑,分析被试在三个阶段的大脑活动。在任务完成后,研究人员还评估了被试对每个产品的喜欢程度以及愿意花费的金额。


最终,他们发现:


第一,被试越喜欢该产品,大脑里伏隔核的激活越强,将来购买的可能性越高。伏隔核正好是大脑奖赏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分,当人们看到美味的食物,获得金钱时,伏隔核也会激活。


第二,产品价格越高,被试看到价格时脑岛的激活就越强,被试的购买意愿越低。脑岛是人类的痛觉中枢,被人捅了一刀、损失金钱、被人拒绝、看到不喜欢的图片等场景,脑岛都会激活。


第三,价格差异(被试愿意支付的价格减去产品实际价格)越大,内侧前额叶皮层激活越强,被试的购买意愿就越强。内侧前额叶皮质几乎参与了所有与自我有关的加工。


综合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由情感反应决定的。当个体觉得购买产品带来的快乐大于损失金钱带来的痛苦时,就会做出购买行为。


其实是个两相抗衡的过程


但是,情感反应不一定是由消费品本身带来的:如果经历了特别开心的事情,我们可能会更加喜欢买买买,为了庆祝一下吃点贵的馆子也挺正常。


咖啡的效果也是类似的:咖啡激活了伏隔核,人们感觉消费会带来更大的快乐。许多研究发现,咖啡中的咖啡因会促进伏隔核中的多巴胺释放,而多巴胺会让人更加愉快。


最终,喝过咖啡后,消费带来的快乐更容易战胜花钱带来的痛苦,从而更容易买买买。



03

那些迟到的消费痛苦


在“购物的快乐与花钱的痛苦”的战争中,咖啡的作用是增加“快乐”。商家还有一个常用思路:降低花钱的痛苦


近些年流行的花呗、信用卡、手机支付等就可以极大地降低“花钱的痛苦”,从而促进消费。


早在1979年,研究者就发现,与现金支付相比,当人们用信用卡时,花钱更多。手机支付也是类似,人们扫二维码时买的东西更多,花的钱也更多。


“用现金付账,花钱更少”的一个主流解释是,现金的支付痛感更强。支付痛感,就是人们花钱时心疼的感觉。


从口袋里直接掏出现金,损失是可见的,是当下的;从信用卡上划走金钱,损失是间接的,是以后才还款。


空钱包和空账户,感觉还是不太一样……


因此,直接用现金给人带来的痛苦程度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花钱是“真的会疼”。就像上文克努森的研究,人们看到产品价格会激活脑岛,脑岛就是我们的痛觉中枢。与被人捅了一刀一样,花钱的时候,脑岛是会激活的


跟现金相比,用信用卡花钱,能减弱脑岛的活动。也就是说,信用卡花钱,其实没有那么疼。


痛苦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用信用卡花钱的时候,痛苦是少了;但是还款的痛苦,可是一点没少。或许还要超级加倍,面临一个超额消费的痛苦。


人类的购物行为是一场战争:是“获得产品的愉悦”与“损失金钱的痛苦”之间的战争,是“今日之我心长草”与“明日之我要吃土”之间的战争,是手段频出的商家与越来越聪明的消费者之间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还顶着一个旧石器时代的大脑和情感系统。它或许不够理性,常常会被误导;但你可以让它足够聪明,发现行为背后的本质,并利用好它。


首先,可以从“购物前不喝咖啡”做起


参考文献

Biswas, D., Hartmann, P., Eisend, M., Szocs, C., Jochims, B., Apaolaza, V., ... & Borges, A. (2022). EXPRESS: Caffeine's Effects on Consumer Spend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00222429221109247.

Galvalisi, M., Prieto, J. P., Martínez, M., Abin-Carriquiry, J. A., & Scorza, C. (2017). Caffeine Induces a Stimulant Effect and Increases Dopamine Release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Shell Through the Pulmonary Inhalation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 Rats. Neurotoxicity Research, 31(1), 90–98. https://doi.org/10.1007/s12640-016-9667-8

Hirschman, E. C. (1979).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Purchase Behavior by Credit Card Payment System.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6(1), 58. https://doi.org/10.1086/208748

Solinas, M., Ferré, S., You, Z.-B., Karcz-Kubicha, M., Popoli, P., & Goldberg, S. R. (2002). Caffeine Induces Dopamine and Glutamate Release in the Shell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2(15), 6321–6324.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22-15-06321.2002

Soman, D. (2001). Effects of payment mechanism on spending behavior: The role of rehearsal and immediacy of paymen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7(4), 460-474.

Soman, D. (2003). The effect of payment transparency on consumption: Quasi-experiments from the field. Marketing Letters, 14(3), 173-183.

于艺凝, 李欧, & 汪蕾. (2020). 支付效应的理论机制及影响因素. 应用心理学, 27(1), 84-94.

张美萱,吴瑞林,张涵,田奕真,杨鹿野, 姚唐.(2018).“电子钱包”让人花钱更多?——手机支付的心理账户效应. 心理科学 (04),904-909.

周李文渊,董圣鸿, 颜玉枝.(2021).花钱不快乐——支付痛感研究述评. 心理研究(01),44-51.

创博会2024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果壳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