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监部门已成“肇事企业放心单位”

光明网
2014.07.25

洋供应商上海福喜公司使用过期原料一事持续发酵,并让其下游企业纷纷中枪。最新消息显示,上海市食药监局目前查实福喜食品5批次问题产品,涉及麦乐鸡、迷你小牛排、烟熏风味肉饼、猪肉饼,共5108箱。除之前已经涉事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之外,必胜客、汉堡王、棒约翰、德克士、7-11等企业也使用了福喜原料,现已对其产品进行了封存。

据称,福喜公司相关负责人已在调查中承认,对于过期原料的使用,公司多年来的政策一贯如此,且问题操作系由高层指使。此前,东方卫视的报道中还曝出,福喜公司的过期原料是优先供给中国市场

一贯如此优先供给中国,让人百味杂陈。它的潜台词是,在其他地方都要遵守商业伦理和契约精神,但中国市场是个例外;在其他地方都要奉行消费者至上的原则,但中国消费者是个例外;在其他地方都要谨防为食品造假支付致命的成本,但中国的法律环境和监管手段则完全构不成威胁。对中国食品安全生态长期观察的经验,让这家美国独资的供应商倍儿有底气——“(造假)那都不是事儿,是事儿就一会儿,一会就完事儿。

不得不说,这个经验已经基本描述出了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事前没有问题发现机制,庞大却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监管系统向来后发制人,只能跟在媒体后面做善后工作;事后没有惩戒标准,犯了事儿的企业大多道歉了事,顶多就追究个部门责任人的刑责。在遭遇原料门之前,上海福喜居然还获得了上海嘉定区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表彰,现在这块牌子的名号已经被媒体争相传诵,肯定会为中国的食品监管立此存照。

对监管系统的失望情绪也折射到舆论场里,并以一种奇特方式展现出来。以往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曝出,监管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对监管系统疲软、松散、动态跟踪滞后的批评和反思会马上呈现出爆发状态,但福喜原料门一事中,论者却大多转向了其他思路。一种思路是,建议出台食品安全举报人奖励规定,业已出台的地区要加大奖励力度;另外一种思路是,效仿欧美建立吹哨人制度,让企业内部人攻克食品安全堡垒。甚至还有学者在媒体上撰文建议,为了弥补政府监管失灵,必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在一种默契的氛围下,评论者已经绕开了监管的存在,而将发现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更为边缘化的途径上。

无怪评论者悬搁监管话题。20135月,两高曾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刑事犯罪司法解释,最高可判死刑的关键词一时间在网络上刷屏。但进入执法层面,这个解释并没有展现出预期中的震慑感,庞大又动作缓慢的监管系统不出意料地分解和削弱了它的力道,洋快餐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出现速生鸡和福喜原料门事件就是例证之一。在史上最严的司法解释背景下,一家大肆造假、严重违法的企业居然还能被授予食品安全生产先进的名头,它是不是也该回敬我们的监管部门一块肇事企业放心单位的牌匾呢?

创博会2024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光明网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