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糖越吃越多,为什么国内顾客反而追求“不甜”的甜品?文末附甜品过甜的补救方法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4.03.26

来源:东京烘焙职业人(ID:zhi-ye-ren)

不知道有没有职业人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如果你得到一份外国大厨的食谱,特别是欧美国家Chef的甜品食谱,那么就一定要对它里边的各种调味料主要是糖类进行调整,否则你得到的将是一份不配点苦都咽不下去的小甜点。


我们也经常在网上看到欧洲留学生们在国外的哀嚎:


“在国内的时候一直以为排名前三的甜是大白兔、马卡龙和士力架,但是怎么国外随便一块甜点都是必须先打胰岛素才能吃下去的程度!”


“在北欧买了一块地狱巧克力,一口下去那个甜度我仿佛看到了地狱从我眼前晃过去。”

 

而一个普通外国人第一次吃中国的甜品表情可能be like:



中外的甜度感知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剑桥大学发布过一项研究显示,在过去10年里,全球的糖在越吃越多。研究人员基于全球市场销售数据,详细分析了2007至2019年间包装食品和饮料里添加糖和甜味剂的含量,结果出乎意料:全球范围内,饮料中的甜味剂人均消耗量增加了36%,包装食品中的添加糖人均消耗量增加了9%。

 

也就是说,虽然全球的消费者大家都在说,要健康饮食,但就像永远明天要早睡早起一样,少吃糖这件事永远下次再说。

 

但是这个数据跟我们关系不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的统计,2018~2020 年各国年均消耗糖量(甜菜糖、蔗糖、蜜糖、高果糖谷物糖浆)的统计,我们人均年消耗糖量仅为 11 公斤,不到排名第一的马来西亚的五分之一。中国最能吃糖的省份是西藏,人均年消耗食糖也不过只有 4 公斤,最后一名山东的人均年消耗食糖甚至不到 1 公斤,在全球都属于最低的水平。

 

也就是中国人不能吃糖这事,不是我们的错觉。为什么呢,仅仅是饮食习惯的差异吗?


01

不能吃糖这事,可能还真跟基因有关


我们漫步在街头的咖啡馆、奶茶店、烘焙店中,可能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评价:“太甜了,不好吃。”或者:“不甜,很好吃。”但几乎很少会听到有人会这么夸:“这个甜品/面包可真是又甜又好吃。”


我们中国人的口味简单区分是南甜北咸,但是到了烘焙食品上,“甜品(包括面包)不能甜”这个事甚至超越了咸甜豆腐脑的争端,让两方人马立刻统一了战线。

 

这个事,可能还真的跟基因有点关系。


2017 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期刊《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上发文,指出由肝脏分泌的 FGF21 荷尔蒙能抑制人们对甜食的渴望,在他们的一项临床试验中,发现极不爱吃甜的人血液中 FGF21 的水平要比极爱吃甜的人高 50%。2023 年,这本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则指出,FGF21 抑制了人类对乙醇的偏好,并诱导饮水防止脱水,从而避免肝损伤,因为自然界中的乙醇多来自单糖发酵,这一结论和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并无冲突。当下虽然尚无明确研究证明中国人的基因不那么嗜甜,但从已经发现的案例来说(比如是否吃香菜是由基因决定的),不排除基因「作祟」。


02

历史因素的影响,抑制了我们的吃糖欲望


中国人不能吃糖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几千年来,我们对于糖的追求都是含蓄、克制的,这种克制在一代代人的强化下可能已经成了我们下意识的习惯。

 

糖在历史上的传播与一直和征服与战争有关。

 

在古代埃及和印度,人们已经学会了提取甘蔗中的糖分,并将其用于烹饪和医药用途。因此一直到现在,埃及与印度都是消耗糖的大国,埃及的人均消耗量达到每年30多公斤,是我们的人均消耗量的3倍,甚至超过了大部分欧洲国家。



之后印度将制糖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制糖业在这里兴盛过,但由于种植甘蔗需要大量的水和人力,战争、资源的缺乏、政治的动荡让地中海制糖业很快衰落。


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纪左右将糖的制作方法传播到欧洲,随后欧洲通过十字军东征和葡萄牙人的殖民活动,开始从地中海地区和东方引进大量的糖。糖成了欧洲王公贵族们专属的奢侈品,甜味的食品成为高端食材,这可能也是欧洲人口味嗜糖的开端。


在欧洲殖民时代,糖的需求急剧增长,这导致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兴起。欧洲殖民者在加勒比海、巴西和其他殖民地建立了大规模的甘蔗种植园,并以奴隶劳工为主要劳动力来种植和收割甘蔗。1650 年,英国只有贵族阶层嗜糖成癖,而到了1800年,糖已经成为每个英国家庭餐桌上的必需品,1900 年,蔗糖更是提供了英国人所需热量的五分之一。


正如《拉丁美洲史稿》中说:“蔗糖在18世纪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就如钢铁在19世纪,石油在20世纪所占据的地位一样。”

  

反观中国,在认识蔗糖之前,除了蜂蜜等天然甜味物质,中国人主要通过发酵麦芽来得到糖。在唐朝时丝绸之路的畅通让我们获得了来自印度的制糖技术,并开始生产高于原产地印度的蔗糖。到了明朝,中国匠人发明了为红糖脱色的技术,方才有了白糖。


天工开物记载的黄泥水淋糖法


根据季羡林的《蔗糖史》,印地语中蔗糖被称为 Cini,即中国的意思,这意味着明朝因为制糖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制糖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反过来影响印度。英语中的 Sugar 及其他印欧语系中的蔗糖一词,依然保留了其梵文的根。

 

遗憾的是,自明朝之后,中国就和外面的世界脱钩了,在吃糖、嗜甜,乃至国力上,也被迫走上了一条不那么甜的道路。

 

糖的生产背后,是沉重的殖民、掠夺与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糖都从来没有像在欧洲历史中一样,在我们的土地上大规模的流行过。换句话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没有过吃糖自由。


03

健康风潮刮来,开始有意识的控糖


以现在的眼光看,它未必是完全一件坏事。


当然,我们也还是盛行了甜食那么一段时间的,在我们的父辈或祖辈时候,由于物资缺乏,一块糖恢复了它的基础功能:高效供能,提供热量与能量,那个时候,糖还是非常受欢迎的。粽子沾白糖,直到现在还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从传统的中式点心也可以看出,齁甜的糖饼曾经也是我们的心头爱。

 

(盲猜在古代点心总是与茶组CP可能也是以茶的微涩压下过于甜腻的点心。)


但是时间来到近代,终于可以有吃糖自由的时候,这种传统的中式点心又迅速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抛弃。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发现吃糖与身体健康状态息息相关,过量的摄入糖会增加各方面的代谢负担,而且我们不再需要依赖糖来获得热量与身体运转的能量,所以当大部分人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控糖的时候,市场也迅速get到了这个需求,不甜的甜品就成了主流。


而且相比嗜糖了数百年的欧美、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消费者,我们对糖的需求与接受度要低的多,能更顺利的过渡到低糖趋势中。


当然糖它并不是不好的材料,相反它对人类很重要。喜欢吃甜的东西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不能吃甜,不代表不喜欢吃甜。完全无糖的全麦面包或其他谷物面包也大多流行在健身、减肥人群中,并不是我们大众的口味。

 


当我们大脑开始宕机的时候,一点点的甜蜜就可以激活神经信号,释放多巴胺,让你立刻“duang”的坐起来将兴奋的状态保持下去。


所以,加入了适量甜度的甜品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品与调味剂,是一种小成本可以获得更大快乐的食物慰藉,还是必不可少的。


04

甜点不小心做甜了怎么办?


最后,分享一点小技巧,万一在制作一份美味甜品的时候,你手抖多撒了几勺糖,或者在测量时候粗心把1看成了7,材料变成甜的齁人,除了把它卖给外国的顾客(不是),还能有什么办法挽救吗?


加醋

这是法国大厨 Philippe Conticini 说的方法,这位大厨也是业内与媒体公认的当代法国与国际美食界的形象人物。Philippe Conticini 在一期热门的美食节目中发言时,建议一位候选人在过于甜腻的食材中添加一点白醋。尽管听起来有点离谱,但这个技巧已经证明了有效。通过在准备过程中加入 2 - 3 滴白醋,实际上会引入一种非常轻微的酸味,这将有助于减弱甜点中糖的味道。逐渐小心地添加这些成分,随时尝下味道进行调整,这样醋就不会最终主导甜点的味道。


柠檬

与醋相同的原理,可能我们更熟悉这种方式,添加柠檬汁等酸度有助于恢复过甜甜点的平衡。挤一点新鲜柠檬汁,然后逐渐将其添加到准备的材料中。从少量开始,1茶匙就足够了,搅拌均匀,然后品尝以评估味道的平衡。除了柠檬汁外,还可以添加柠檬皮碎。


加盐

为了降低甜点的甜度,可以用对比口味来平衡它。尽管这似乎有悖常理,但添加少许盐有助于纠正过甜的甜点。捏一点点并充分混合。然后品尝以评估盐对甜味的影响。继续添加少量盐,直到味道更加平衡。


增加数量

最简单的方式,如果甜点太甜,只需将食谱中的其他成分加倍或三倍来稀释糖浓度即可。这可以恢复口味的和谐,而不影响甜点的质地或稠度。但这个方式弊端也很明显,需要确保有足够的胃口或客人来消费更多的数量。

创博会2024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东京烘焙职业人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