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燕窝第一股」,对话天时创新周桂良:消费投资机会犹在、要往更长远看

IPO早知道
2023.12.15
天时创新资本创始合伙人周桂良(左)与燕之屋创始人黄健在上市仪式现场。


文:Stone Jin

来源: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


2023年12月12日,燕之屋正式以“149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燕窝第一股”。

作为一个几乎无人不知的消费品企业,燕之屋在成立26年来并未引入过多的外部投资方。不过,在本次IPO发行中,燕之屋备受追捧——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83.63倍超额认购,是2023年迄今为止认购倍数第二高的新股发行。

在燕之屋成功登陆港交所之际,「IPO早知道」与燕之屋的投资人、天时创新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周桂良展开了一次交流。

周桂良指出,燕之屋创始人的价值观、战略思维与执行力,以及燕之屋20余年来建立起的高壁垒才使得燕之屋能够穿越多个周期、直至取得今天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几年诞生的新品牌相比,燕之屋的盈利状况较为可观——2022年的净利润超过2亿元,今年前五个月的净利润就已突破1亿元。

对于这一点,周桂良强调,企业的现金流自我造血能力是天时创新资本选择项目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

“说白了,经营的本质就是要把生意做好,我们特别关注的是EBITDA这个指标。尤其是在今天的融资环境下,如果企业不具备自我盈利能力,很难穿越这个资本周期。”周桂良补充道,“当然,良好现金流的本质还是能够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做出好的产品,才能在上下游形成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团队的战略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这个管理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供应链管理上,也体现在现金流管理上。”

除燕之屋外,成立刚刚3年的天时创新资本还已重仓投资了朴朴超市这样的明星企业。此外,天时创新资本参与投资的消费级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拨康视云」已于11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在周桂良看来,消费投资还是应该以一个更长期的视角去看,机会仍然很多。同时,出手的项目数量不必过多,更应该在意项目本身的质量。

以下系「IPO早知道」与周桂良的对话精选:

Q:当时出于哪些方面的逻辑最终选择投资了燕之屋?

周桂良:首先,站在行业的角度,与美、与健康相关的领域是我们在消费领域里特别看好的一块,这是一个在过去几年高速增长、且能达到万亿级别的赛道。其次,黄董(注:燕之屋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让我们非常欣赏,黄董包括整个燕之屋团队的创新能力非常强。第三,无论是产品层面还是品宣层面,燕之屋对“美感”颇为崇尚,具有相当的匠人精神。

另外一点,也是我们在投资消费品牌时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标准化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举个例子,在产品标准化方面,燕之屋是最早推出碗燕这个产品类型的企业;同时燕之屋自己参与起草了多个行业标准。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燕之屋在上游已经建立了全链条的可追溯计划,确保每个产品都要符合质量要求,这也是很难能可贵的。

当然,企业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同样是我们在投资任何一个品牌时都会考虑的一点——单纯燕窝产品的市场规模可能没那么大,但就像燕之屋今天打的“燕窝+”、“+燕窝”这样的产品战略,基于自己触达的百万级别的用户心智,我们认为燕之屋接下来的拓展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

Q:坦率地说,这些年燕之屋还是遭受到了一些非议,尤其是因为请了这么多明星代言人、被认为是一个营销过度的品牌。但从财务数据披露来看,2022年燕之屋的净利润就超过了2亿元,今年前五个月就突破了1亿元。在你看来,一个品牌若想从一个所谓的“网红品牌”变成真正的“长青品牌”,最需要坚持的方面有哪些?

周桂良:这里我想指出的一点是,明星代言只是品牌的一个营销策略,并不应该就视作是“网红品牌”。

的确,过去这几年的时间里,不少一度“爆火”的新品牌慢慢走向了衰弱、甚至“死掉了”。我自己认为,一个品牌要想真正穿越周期,最核心的就是两点:

一是企业家本身。创始人的价值观要正确,并且兼具战略思维以及执行力。燕之屋专注在燕窝产品已经26年了,在专注的同时,黄董带领的团队又能对趋势变化高度敏感,不断自我迭代,才让燕之屋能够达到今天的成绩。

二是企业要建立起“护城河”,我们的判断标准就五个字“高、新、特、专、美”——高壁垒;创新能力强;品牌理念独特;专注、专业;对美的崇尚。

如果上述这两点都具备了,那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Q:刚才你提到了燕之屋团队的学习调整能力很强,我发现过去几年在线上板块的表现不错,到今天也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线上+线下”全渠道能力。但从过去几年的新品牌表现来看,大多数品牌对获客、对流量的理解其实没那么好,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周桂良:我们在投项目时就非常注重企业的现金流、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对于纯粹“烧钱换GMV”的方式并不认可。说白了,经营的本质就是要把生意做好,我们特别关注的是EBITDA这个指标。尤其是在今天的融资环境下,如果企业不具备自我盈利能力,很难穿越这个资本周期。

当然,良好现金流的本质还是能够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做出好的产品,才能在上下游形成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团队的战略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这个管理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渠道管理上,也体现在现金流管理上。再优秀的企业,一旦一步没有走对,可能资金链就断了。

Q:天时创新从2020年成立到今天,正好经历了消费投资从高峰到低谷的一个过程。怎么理解过去这三年的这种变化?

周桂良:前几年二级市场的疯狂导致了一级市场估值的虚高,大家都在追求PS,但我们还是一直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在那个“疯狂的时候”也尽可能保持冷静,到今天来看也少了很多“负担”。

当下这种环境其实更适合我们去寻找到真正能穿越周期的好项目,我们现在在看的三个主要方向:第一还是和“健康与美”理念相关的,或者说科技属性较强的消费品企业,比如在育种技术、保鲜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并深度应用的企业;第二是具有全渠道运营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企业;第三就是消费零售的数字化方向,比如我们投资的中科院计算所孵化企业边缘计算领军企业「中科海微」、做图计算搜索引擎「欧拉认知」这样的企业,它们都能够从科技和数字化角度助力消费零售企业提升效率。

消费投资还是应该以一个更长期的视角去看,我认为仍然有相当多的机会。当然,也不需要投非常多的项目,专注核心赛道,重仓“精品”、再深耕上下游产业链就足够了,因为好企业真的不多。同时,消费行业接下来将会出现不少并购整合的机会,也比较适合我们发挥更大的价值。

Q:过去这么多年福建其实诞生了不少优秀的消费零售企业,无论是安踏、361这样的服饰品牌,达利园、亲亲食品这样的食品品牌,永辉、朴朴这样的零售品牌,华莱士、塔斯汀这样的餐饮品牌。你们作为一家扎根在福建的机构,怎么看待福建的创业氛围以及投资环境?

周桂良:在我看来,福建的确在服装、食品、消费品供应链等方面还是有着不错的基础和一定的土壤的。其实福建的很多创业者还是从做生意开始、一步步做起来的,他们比较看重现金流和产品竞争力,也更适合做一些偏需要重度运营、线下推广的项目。

另一方面,福建的民营企业家比较多、民营经济比较活跃。比如我们的LP基本上都是企业家背景,他们本身就懂经营、也懂股权投资,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比较顺畅,对于风险和回报的预期也更加理性。
创博会2024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PO早知道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