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了,七夕不是情侣的节日,是吃货的!

博物
2022.08.04
不知巧思落谁家。



文:瑶华

来源:博物(ID:bowuzazhi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七夕是什么节?我猜你肯定会说,中国情人节,小情侣的节日。


说实在的,现在七夕虽然热闹,却已跟传统渐行渐远。其实在过去,七夕更多地是织女的节日——因为神话中织女有一双巧手,仰慕她的人们,便趁她与爱人相会、心情愉悦的这一天,向她祈求巧慧。因此七夕是“乞巧节”,甚至整个农历七月都叫“巧月”。


为了乞巧,在全国很多地方,七夕都有特殊的传统食物。这些“巧食”不像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有相对统一的形式和名号,而是天花乱坠:有甜糯点心,有清新瓜果,也有生猛海鲜……


甭管有没有对象,今天是吃货的天下!


巧果:糖油面,玩花样 


在古代,关于七夕食物的早期记载,就是用夏日新熟的黍米(糜子),煮成稠稠的粥。到了魏晋时期,随着小麦推广,七夕食物变成了面食——汤饼。


唐代人则在七夕吃“斫(zhuó)饼”——可能跟今天西北地区的锅盔类似,是一种大块头面饼,要切开分食。这些食物听起来都很质朴,只是将时令新粮做成家常便饭。


斫饼已经不太好找了,来看看锅盔长什么样吧

图片来源网络


到宋代,随着榨油、制糖等工艺的飞跃式发展,食材的丰富性和精细程度都上了好几个台阶。七夕食品这才有了“巧”的风貌,别名“果食”的“笑靥儿”,登上了宋人七夕的餐桌。


电视剧《清平乐》里,徽柔公主给新来的四个小宫女起名字,分别是笑靥儿、韵果儿、香橼子、嘉庆子。


根据宋代笔记的记载,“笑靥儿”是甜口的面点,以油、面、糖、蜜为原料,手工捏塑出各种花样造型,然后麻油煎熟或蒸熟。如果买一斤,店家还会赠送一对身披战甲的面人,叫“果食将军”。在宫廷中,专门制作甜点的“蜜煎局”则会在民间笑靥儿的基础上,加入蜜饯等材料,做成造型更复杂的“鹊桥仙”。


“笑靥儿”做法简单,糖油面的经典组合怎么弄也不难吃,漂亮造型还能满足人们的娱乐心理。因此在宋代之后,虽然这名字逐渐淹没,但与之类似的七夕食品,却一直流传下来。今天江南、山东等地的“巧果”,就是它的后裔。


电视剧《闯关东》里,还出现了做巧果的情节。


江南的“巧果”是将加了糖、黑芝麻的面团擀成薄片、切成宽条,再像缎带一样打个结,或剪成飞鸟等花样,滚油里炸到酥脆,嚼起来咯吱作响。


江南巧果

图片来源网络


胶东地区的“巧果”又名“巧饼”,糖面团要揉得筋道,不包馅料,直接填入雕花木模具里,印出一个个有精美图案的面坯,再在不加油的锅里干烙至熟。常见造型有鲤鱼、蝴蝶、莲蓬、寿桃、石榴等等,都是传统吉祥图案。烙得好的巧果,保持着麦面本色,嚼起来外酥里韧。



图片

山东巧果(巧饼)


七夕一早,大人就将七个不同形状的巧果用绳子串起来,给孩子挂在脖子上。孩子们相互比较谁家的花样好看,边吃边玩,兴致盎然。


玩累了就哐叽一口

图片来源网络


糖粿:给织女盛眼泪


东南沿海地区,也有跟“巧果”同类型的七夕食物,但原料由面粉换作了糯米粉。在闽南和中国台湾地区,过七夕要吃“糖粿(guǒ)”。


闽南“糖粿”

图片来源网络


这其实是一种没馅儿的糯米汤圆,但制作时有讲究:一定要在中间按出凹陷。有个浪漫的说法,说这个凹是“给织女装眼泪的”。


当仙女真好啊,连流眼泪都有人接着。(buishi)图片


咱再说回糖粿吧。煮好的糖粿洁白剔透,但只有糯米原味,所以要用类似糍粑的吃法,撒上糖粉和花生碎、滴几滴葱头油,拌匀了再入口:软糯Q弹,还有花生糖的满口香甜。


潮汕地区过七夕节,也有一种糯米点心,比糖粿更精致。它要用红曲把米粉染成娇艳的粉色,擀成薄皮后,包入香菇、虾米、肉、糯米等馅料,再在特制模具里压成桃形,称作“红桃粿”,吃的时候可以蒸也可以煎。红桃粿不算七夕专属,在其他节日也会吃。


潮汕“红桃粿”

图片来源:Doully潮州等


其实在东南沿海地区,七夕的节令意义已不只是女子乞巧。闽南将织女形象衍化为七仙女,亲切地称之为“七娘妈”,认为她们是女人、孩子的保护神。因此,这些地方的七夕美食,往往还有祈求妇女儿童平安的寓意。在福建漳州东山岛,七夕特色食物就是用中药“使君子”煮螃蟹、鱿鱼或猪肉、鸡蛋。使君子是给小孩打蛔虫的药,这道菜寄托着对孩子健康的祈愿。


潮汕地区过七夕时,会为这一年年满15岁的少年举办一种成人礼,称为“出花园”。仪式中的菜大多有吉利寓意,如厚合菜(叶用甜菜)是“六合皆顺”,芹菜是“勤劳”,葱是“聪明”。宴席上通常还有一只全鸡,头尾双翼均点上红色,别名“四点金”,要让“出花园”的少年先咬一口鸡头,其他人再动筷。


“出花园”宴席上通常有一只全鸡

图片来源:南方+


雕盘瓜果,“巧芽”生花


农历七月,正值夏去秋来、瓜果飘香之时,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寒衣之时。所以古人认为织女星主管人间的瓜果收获和丝帛纺织,牛郎星则主管秋收仪式的牲畜祭品。在南北朝时期,七夕在庭院中陈列瓜果、祭拜双星的习俗就已定型,人们还会查看是否有被称作“喜子”的小蜘蛛在瓜上结网,以此判定是否乞到了“巧”。当然,祭拜之后,瓜果还是都进了人的肚子。


图片

今天在闽粤地区,七夕时依然有供奉瓜果的习俗,还会将一些瓜果巧妙堆成高高的“斋塔”。图片来源网络


宋代之前,七夕使用的瓜都以甜瓜为主。但仅仅摆放瓜果,还不足以展示巧思。相传唐高宗的宠妃徐婕妤在乞巧时独出心裁,“雕镂菱藕作奇花异鸟,攒于水晶盘中”,这或许开辟了为七夕瓜果雕刻图案的先河。雕花需要巧手与匠心,更能呼应“巧”的寓意,自宋代起,七夕供奉的瓜就基本固定为雕镂精美的“花瓜”了。


到明清时期,“外来户”西瓜已被普遍栽培,迅速成为七夕“花瓜”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方还将西瓜瓤挖空,在瓜皮上透雕人物、花卉、虫鱼等图案,制成灯笼挂在七夕的庭院里。这样的瓜雕灯笼,如今在浙江等地的民俗中尚有留存。


在瓜果上雕刻花样,制作“花瓜”乞巧,是古代七夕节的著名风俗之一。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精巧的瓜雕之中,想象古代七夕“花瓜应节”的趣味。图片来源:怀化新闻网


另一种与七夕密切相关的植物则是豆芽。宋代人过七夕时,习惯摆设名为“种生”的盆景,也叫“生花盆儿”。具体做法就是将绿豆、豌豆、小麦等植物种子放在容器内,水浸发芽,将长出的嫩芽束上彩丝,以供观赏。在山西一些地区,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叫做“种巧芽”。过了七夕,“巧芽”当然也可以变成炒豆芽等菜肴。


七夕“种巧芽”

图片来源网络


巧的是,古希腊妇女每年庆祝“阿多尼斯节”,也有培育植物幼苗的习俗。阿多尼斯是爱与美神阿芙洛狄忒的情人,也是春季植物之神,传说他每年死而复生,因此永远年轻。人们在节日之前,将莴苣、茴香等种子种在盆里,称为“阿多尼斯花园”,待发芽后不再浇水,令其枯萎,在节日庆典时,就将“花园”扔进海中。


古希腊妇女的“阿多尼斯花园”


煮豆蒸蟹,共祈功名


七夕不仅是乞巧节,还曾是读书人的节日。在古人眼中,七是一个“阳数”,所以自古就有七月七日曝晒经书衣物、以防虫蠹的习俗。


明清时期,赣闽台等地将七夕作为“魁星生日”。这个被文人敬拜的“魁星”,应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因为这一星宿形态屈曲勾连,像文字笔画,所以被认为是人间文章的守护神。在七夕,东南地区的读书人祭拜魁星,祈求功名,并互相赠送加糖煮的蚕豆、芋头和龙眼。直到今天,煮蚕豆仍是福州特有的七夕节令食品。


煮蚕豆,我的爱!


清代台湾举子要乘船渡海到福州参加乡试,曾有考生在赶考途中遭遇台风不幸身亡。功名来之不易,他们对魁星的敬拜也更为隆重。台湾地区七夕有“屠狗祭魁”的习俗。另一种常见的祭品则是羊头和红蟳(锯缘青蟹),羊有角,代指“解”,红蟳蒸熟后双螯展开,形状有点像“元”字(把两只蟹螯向外撇成“八”字就像了),以“解元”的好彩头期待能“连中三元”。


红蟳长啥样不重要,好吃就完事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不知巧思落谁家”,各地七夕的传统食物或取法自然、或经人工匠心,但对“巧”与“慧”的追求,始终是其中共同的主题。

创博会2024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博物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