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业新媒体领导者《食悟》查阅资料发现,蒙牛2019年11月24日的公告显示,当时蒙牛计划以6亿澳元(约合31.87亿港元)从日本麒麟手中收购雄狮乳饮业务。
显然,从8月底蒙牛终止收购雄狮乳饮到现在,日本麒麟的这项业务少卖了2亿港元。
收购价格为啥便宜了呢?
据报道,雄狮乳饮业务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销售额同比下滑11%,降至128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81.15亿元);业务利润减少69%,降至1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01亿元)。
2007年,日本麒麟斥资大约294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86亿元)收购了该饮料业务,但近几年由于竞争激烈,销售一直很萎靡,2019年日本麒麟计提了57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6.14亿元)的减损损失。
综上不难发现,蒙牛应该感谢澳大利亚政府,是他们让蒙牛避免掉进陷阱。当然,如果蒙牛成功收购雄狮,相信蒙牛有能力唤醒这头沉睡的“狮子”。
我们再来看看此次接盘侠百嘉奶酪是何方神圣。
从百嘉奶酪的简历可以看到,百嘉奶酪发展史还是很长的,长达120多年,业务涵盖奶酪、鲜奶、奶粉、黄油等乳制品。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百嘉奶酪有进有退,并购重组方面游刃有余。
比如,2017年,百嘉曾斥资4.6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4.3亿元)收购亿滋国际(Mondelez)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部分食品杂货及奶酪资产,包括多个标志性澳洲民族品牌。
随后,百嘉又把他们收购的塔图拉( Tatura ) 旗下工厂(Spray Drying and Finishing Capabilities),以2亿澳元(约合人民币 10.5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美赞臣。
卖给美赞臣的时候,正是中国配方注册制实施前夕,可以说是最好的出售时机;此次百嘉又趁着雄狮最低迷、急切寻找收购方的时候出手,仅仅3个月,就省了2亿港元。
百嘉,不愧是资本高手!